09:综 合总第7377期 >2023-03-10编印

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的就业指导能力建设
刊发日期:2023-03-10 阅读次数: 作者: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晓峰  语音阅读: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2022年高校毕业生达1076万人。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就业指导目前已经基本成型,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发挥了经济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存在“重就业技巧、轻思政教育”的情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简称思政工作者)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新时代新征程只有建设一支既懂就业指导又通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队伍并不断提升其能力素养,强化其创新意识,才能为构建就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首先,要整合思政工作者队伍资源。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不仅包括专门从事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行政部门人员,还应该包括兼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政干部、学生“导师”“两课”教师以及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开展管理与服务的相关人员。此外,高校根据就业工作需要聘请的专门工作人员作为大学生就业教育与就业市场进行联系的重要角色,也应该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整合就业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资源,使其从自身的角色定位出发,明确使命,树立服务意识,发挥教育指导的神圣使命,是开展就业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其次,提高思政工作者的理论知识水平。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是思政工作者的首要知识储备。思政工作者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对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深刻把握的政治观,能把集体主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充分贯穿于教育过程的道德观和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纪律深刻领会的法治观。第二,思政工作者需要具备完整的就业指导相关知识。思政工作者不仅负责就业渠道的拓展工作,还需要分析当前就业形势,给予大学生正确及时的就业信息,或将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传递给用人单位。对就业指导工作应该进行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重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与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行引导,培养其职业判断与选择能力以及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第三,思政工作者应熟悉心理学相关知识。思政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全面把握其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样才能在指导过程中真正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这就需要充分了解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而这种个性化的引导与帮助又离不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把学生的自我实现放在重要位置,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此外,还可以将心理咨询的技巧与方法运用于就业指导过程中,如多些倾听少些说教,这样就能增加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再次,提升思政工作者管理能力素质。信息时代思政工作者要具备就业信息调查及处理能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为了能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有对就业市场的调查研究及预测能力,准确把握、正确分析、科学判断就业发展趋势,及时准确地收集发布各类就业信息,全方位地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为用人单位与学生提供就业服务。此外,思政工作者由于具有多重角色,需要广泛接触各个层面的人,要有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使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形成和谐、良性的合作关系,促进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