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看晋企总第7483期 >2023-08-18编印

晋能控股集团大同机电装备有限公司中央机厂退役军人奋战一线展风采
刊发日期:2023-08-1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晋能控股集团大同机电装备有限公司中央机厂300多名退伍军人员工充分发挥“退役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默默奉献,他们服从命令,担当尽责,迎难而上,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敢想敢干的炮兵。十多年前,内蒙古三十师炮兵团退伍军人郭磊主动要求到机加工一车间数控组工作。当时的他,对于数控系统来说简直就是一个“门外汉”,连最基本的直线插补编程、立柱柱头球面切点计算都不懂。凭着一股子爱钻研的“牛劲儿”,他夜以继日地看书、上网找资料,从最基础的三角函数学起,仅用短短一年时间,便熟练掌握广州数控系统和法纳克数控系统,不管是两轴联动机床还是三轴联动机床他都能轻松驾驭。郭磊还带领着小组成员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大胆尝试新的切削方法,编写出了左右切削法加工大螺距螺纹的宏程序,成功将产品公差范围值缩小到0至2丝,如同发丝一样纤细,比正常公差范围值缩小了整整10倍,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加工速度与光洁度,降低了生产成本。现在郭磊对自己又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下一步将要攻克机床摩擦升温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忠诚可靠的陆军。在西藏当陆军的郭鹏飞复员分配到该厂铆焊二车间成为一名电焊工。郭鹏飞每时每刻都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发扬退伍军人的本色,吃苦耐劳、学以致用,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每焊完一道焊缝都要仔细查验,找不足、查缺点,思索下道焊缝该如何改进,不断完善自己的焊接质量。最终通过钻研摸索,反复对照焊接工艺规定的电流、电压值,尝试用不同手法施焊,直至熔池形状最好,效果最佳,成为了车间里第一个掌握了多层多道的气体保护焊接技能的电焊工。他还把焊接心得毫无保留地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全车间掀起了学习新工艺的热潮。为实现“降减提”工作目标,他亲自上门向退休老师傅请教,并结合网上查阅的资料不断改进焊接工艺,严格按照技术中心下达的图纸工艺要求进行焊接,使得全组结构件焊接产品一次性交验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3%以上。

  能顶半边天的女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服兵役的女兵杨佳庆,退役后分配到了该厂液压装配车间成为一名天车女工。她锐意进取、砥砺前行,为安全生产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杨佳庆主要工作任务是驾驶操控距离地面几十米高的天车转运工件及货物,在冬天冷夏天热、作业空间不足两平方米驾驶室里,她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配合装卸工人完成液压支架的总装任务。为了做到稳起、稳落、稳运行,整个吊运过程中她都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她从不抱怨,无论多累,她的脸上都挂着圆满完成一天工作后的自豪和成就感。天车属于特种设备,如果出现故障,轻则影响车间生产,重则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杨佳庆虽然参加工作只有短短几年,但凭借着军人那股子不服输、肯吃苦的坚强毅力,不懂就问、不会就练,通过自身努力,很快便熟悉了天车操控系统的构造,并对设备异常状况了如指掌,成为一名驾驶技术过硬的“老司机”。

  戎装虽已脱下,但军人精神却始终铭记于心,中央机厂的退伍军人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组稿 李恒灵  通讯员 刘芳 陈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