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闻总第7536期 >2023-11-10编印

为加快率先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水安全保障 太原市全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
刊发日期:2023-11-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1.jpg

本报讯(记者 黄晶) 11月8日,记者从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太原市从五个方面入手,全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为全市加快率先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和支撑

——围绕中心定目标,做好水的大文章。太原市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与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太原市现代水网,到2025年太原水网骨干架构基本建成,现代化兴水治水体系基本确立,全市新鲜水用水总量控制在9.94亿立方米以内;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大幅提升;水生态状况持续改善,逐步形成配置合理、用水有序、投资多元、运管高效、城乡统筹、监管有力的现代化兴水治水体系。到2035年,全面建成“一网集成、两横三纵,四源连通、循环互济,蓄泄兼筹、安全可靠,水清岸绿、河畅泉涌,智慧联动、调控有序”的市级水网体系,水资源供给安全可靠,防洪减灾体系更加完善,全面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组织编制《太原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主要以省级水网中的汾河干流和万家寨引黄南干线工程、中部引黄与文峪河汾河连通工程、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滹沱河供水工程等为“纲”,已建的阳曲原水直供工程、清徐原水直供工程、规划的东西山调水工程、现有汾河一坝东西干渠等输配水工程及重要支流等输水水系为“目”,已建的汾河水库、汾河二库、区域小型水库和晋祠泉、兰村泉为“结”,构建“一网集成、两横三纵,四源连通、循环互济”的水网总体布局。目前,已完成《规划》初稿并报上级部门进行技术审查。现代水网构建完成后,将着力补齐全市在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要求、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慧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将汾河地表水、滹沱河水、自北而南的万家寨引黄水、自南而北的中部引黄水连通,在保障区域供水方面实现互联互通、丰枯互济,为全市加快率先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和支撑。

——强化刚性约束,加强水资源管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首先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审批,加强地下水取水许可管理,实行取水许可区域限批和取水许可验收。其次进行全面开展取水口核查登记,进一步规范取用水行为,依法整改存在问题。同时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对违法取水、超计划超许可用水、取用水监测计量设施不规范等行为严格执法、严厉查处。

——提升防洪能力,确保安全度汛。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一线查隐患、抓整改,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主汛期前组织开展以水库、堤防、水闸和山洪灾害平台为重点的隐患排查。还制定印发《太原市防汛会商制度》,编制完成《太原市城六区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太原市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规程》等,组织十县(市、区)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桌面推演,组织县级防汛演练及山洪灾害威胁村实地撤避演练。扎实推进11项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目前已完工1个,在建9个,下一步开工建设1个。

——办好民生实事,助力乡村振兴。太原市以县域为单元,按照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和村庄规划布局,采取“以大并小、联村并网”的方式,充分借鉴“千万工程”经验,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分阶段、分区域、分类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单村供水标准化和应急供水精准化”四化建设,进一步保障城乡居民喝上安全、放心、优质的饮用水。今年实施农村饮水维修养护工程70处,目前已全部完成;实施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26处,目前正在按计划推进实施。完成0.65万亩新增、恢复水浇地任务,完成清徐县敦化灌区和尖草坪区上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今年全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为19.5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17.57万亩,完成率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