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学术总第7620期 >2024-03-22编印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探究——以五年级上册为例
刊发日期:2024-03-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太原市万柏林区建筑北巷小学校 王月英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两大单元,阅读教学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理解能力,丰富学生语文知识,习作教学是言语训练与表达的最终旨归,二者都能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本文从阅读与写作的梳理之中,构思出读写结合的三大策略,解读文本层层深入,为写作做好语言铺垫;领会文本意蕴深厚,为写作打下情感基础;基于支架分类教学,架设读写结合桥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阅读教学;习作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表明语文课程最终应落向言语的运用实践。从教学过程来看,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而习作教学是将所学语言文字进行运用的过程。从语文要素来看,阅读与习作都是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将阅读与习作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与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工具意识,有意识地将所学进行创造性运用。这不仅让教师的整个教学链条更加完整、立体、饱满、丰富,而且让学生的学习具有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1]因此,本文通过以五年级上册为例研究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一、阅读与习作的双向连结关系

杜甫的诗句“阅书百氏尽,落笔四座惊”正表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读写结合教学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略读、跳读等方式,概括文章核心内容,掌握好词好句,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构思等,进而学会在习作训练中缩写、续写等方式的运用。我们需明确的是,读写结合并非单纯指阅读与写作为对方服务,而是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相互连通。

第一,以读促写,读写有序。叶圣陶认为阅读是基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吸收与倾吐的关系。[2]教师对于课文的讲解是输入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学生进行表达或写作是输出的过程,因写作更加注重语言的有序性和条理性,对于学生的输出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已经在脑海中建构形成了有关语词、语句、情感和写作手法等的知识,因此,输出的内容也紧紧围绕阅读,从阅读中学到的基础知识能够为写作提供素材库与语料库,学生能够基于所学内容,在写作中得以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增强写作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以写助读,深度结合。语言的使用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四个方面,尤其是读写能力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部分相同的认知、语言和话语资源[3]经过写作后的阅读将更有针对性,教师应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以写作促使学生迸发更强烈的阅读意愿。写作过程中,通过写作实践,学生能够知晓自己的阅读缺陷与写作困境,提高阅读针对性,从多方面探究写作方法,提升写作表达能力。同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立足于自身生活经验,有感而发,引发情感共鸣。写作能力提升的同时,也会促进阅读的进一步深化,在有意识的阅读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可以在读写后提供相同题材或相同写作手法的文章或书籍供学生阅读,以此形成相连贯通的“读—写—读”链条。

二、阅读与写作结合的策略

(一)解读文本层层深入,为写作做好语言铺垫

教师应对文本进行层层深入解读,引导学生在阅读发现中深入文本,带领学生走入作者世界,引发学生亲身体验与身心感受,为之后写作的实践作铺垫。以七单元《四季之美》为例,教师应抓住“四季”与“美”两个关键词,聚焦人与景两个主题,激发学生对于四季与景物与人之间的联想。首先,以每段首句入手,聚焦中心句并感受文本的排比方式。其次,在教学的主阶段以“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为主旨引领解读全文。最后,从学生实践与亲身体验中激发写作体验。教师应在深度分析文本过程中抓住时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属于自己心底里那一份最美最难以忘却的独特风景。通过这样抽丝剥茧的阅读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涵,通过紧扣关键字词引出作者情感,在生动讲解中进入文章情境,体会作者语言精妙。

(二)领会文本意蕴深厚,为写作打下情感基础

“阅读就是能从文字上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而写作就是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阅读和写作被思想感情连接了,学生犹如缝布的针,思想感情则是穿针的线,它将读写这两块布缝补起来,从而达成读写结合。[4]在阅读教学中,课文中传递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生活贴近、与学生经历相同或相似的课文会引发他们产生一定的感悟,但这种感悟若不及时记录可能会转瞬即逝,因此,在情感升华后的写作练习极其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共鸣,以文字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心得与体会,表达属于自己心底里的最真挚情感。以六单元《慈母情深》为例,其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亲情浓浓”,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习作要素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首先,概括文章大意,将本文的大致故事说清、理清,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作者母亲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情况,感受作者母亲的不易。其次,带领学生在回顾中再次体会母爱的伟大,从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中归纳出相关语句,感受作者母亲在艰难的生活中流露出的伟大母爱。最后,联系实际生活,感受作者的言语魅力与韵味,在细微小事中体会作者强烈炽热的情感,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在把握、体味、领悟情感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描写方式抒发真情实感,在抒发中获得极致情感体验。

(三)基于支架分类教学,架设读写结合桥梁

从阅读中所学的知识、文体、修辞方法都可以作为支架为后续的写作提供指导,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文体、修辞手法等所呈现出的特点分类进行写作训练。作为读写结合的必要手段之一,教师需将支架呈现清楚、讲解明白,学生才能基于支架有意识地进行运用。支架的类型众多,本文以说明文这一文体为例,探究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等作为支架的基础之上的教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说明文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第五单元设置的两篇说明文语言各有特色,且语言风格多样。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梳理文本脉络,把握写作思路,可通过类比、比较等方式体会说明文的结构之美,抓住具体语段感受说明方式,也可以从宏观视角看全文,感受说明文的逻辑递进关系。如在学习《太阳》时,可抓住“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深度解读课文,将课文分为两部分,在解读其结构中教会学生解读说明文的方法。从语言来讲,《太阳》作为平实性说明文的语言具有简洁、精炼、准确等特点,句段编排逻辑顺畅而严密,教师应在学习其语言之中教会学生科学而又严谨地表达。本单元另一篇说明文《松鼠》作为文艺性说明文,其教学重点应放在“怎么说明”上。文艺性说明文善于运用文学艺术的巧妙表达,让说明内容变得形象、生动。以“文艺”之巧赏析说明语言,即教师在文艺性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赏析说明文中形象化表达的巧妙,把握说明的艺术。至此,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发现文章的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表达秘妙,教师此时可设置不同情境,情境一为在图书馆中介绍松鼠特点,情境二为将松鼠介绍给低年级的同学,引导学生由读学写,体会在不同场景和不同对象下说明文语言的不同。将通过阅读学到的支架有效用之于阅读过程的表述和写作过程,阅读传递的信息至此才得以形成与读者的有效连接。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以小见大,在不同文本之间进行深入分析与比较,阅读与写作的连结水平则上升到了更高层次。

三、结语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虽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不同板块,但寻找二者连结点,将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开展教学,既使得阅读在写作过程中被更加深刻地理解与运用,又可以让写作在阅读过程中被更加丰富地铺陈。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抓住读写结合点,为两者搭建桥梁,在阅读中为写作打下语言基础与情感基础,为写作提供知识支架,学生就可以在理解与表达中发展思维,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提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裕华.架起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桥梁[J].语文教学通讯,2023(48):67-69.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58.

[3]Schoonen,R.Are reading and writing building on the same skill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ding and writing in L1 and EFL.ReadWrit32,511 535(2019).

[4]夏丏尊.关于国文的学习[M]//商金林.夏丏尊教育文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8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