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 阿力木·芒尼克
■新疆共青团吐鲁番市委员会 王维俊
摘要:在新时期环境影响下,以思政为核心的课程建设已经成为职业院校教育的重点任务,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不仅关乎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更关乎教学方式方法的转换,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学生的专业发展,注重专业实践,以此来适应市场需求,促进学生思政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就对新时期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展开探究,希望能够对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研究帮助。
关键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方法
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对学生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需要注重创新、协同、开放及共享,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课程的职业导向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思政素养,为学生成为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做出更多贡献。
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不单纯是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对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道德水平以及社会责任感,对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构建一个有机融合教育与思政育人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与思政相融合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关键在于教育与思政相融合,在职业教育中教育与思政的分离问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知识传授,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而思政教育则注重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伦理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两者的分离导致学生过于重视学术能力而忽视思想政治素质,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将教育与思政有机融合,使得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思政教育,进而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
(二)课程设置符合实际需求
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就业市场的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范围,职业院校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具备优秀学术及行业技术的人才,但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职业院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强化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及时调整并优化课程设置,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及社会的需求[1]。例如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开设某专业课程思政与其他跨学科课程思政的融合教育,促进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与各专业知识的深入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三)教师素质保证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成功构建,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及其教学素质的保证。教师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实施者与承担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政教育水平及教授技能,因此需要重视教师的素质提升,提高其专业教学能力及思政教育水平。学校可以为教师开设一些针对性的思政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及教育指导能力,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从而更加有效地实施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四)学生参与积极性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其对思政教育的重视认识。学生是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直接受益者,只有让学生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意义,才能够真正使得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职业院校应该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通过学生课堂报告、学术讨论或文化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来,增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二、注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手段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更优秀的效果。例如微信公众号就是现在最常用的一种信息化的社交媒体,它能够方便快捷地传递各种信息,不管是官方发布的消息,还是个人发表的内容,都能够快速传递给广大用户。在职业院校中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可以方便快捷地传递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这样学生在时间场地上的限制可以被有效解决,随时随地都可以参与到思政教育活动中来[2]。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可以是思政理论、时事评论或是个人感悟等等,它可以反映学校的思政教育方向,解答学生的思想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来收集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的声音得以反映出来,这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互动性,学生可以通过评论点赞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开阔及知识积累。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创新过程中,学校及教师都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需求,利用更多的技术手段去为他们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思政教育,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可以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思政教育活动当中,让他们的思政素养得到正确培养,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充足的助力。
参考文献
[1]陈蔚珊.新时代背景下红色精神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才智,2024,(08):5-8.
[2]韩梅洁,孙志远,刘丹.高职院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才智,2024,(05):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