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文总第7726期 >2024-08-30编印

流星雨“绽放”夜空! 它是怎么形成的?
刊发日期:2024-08-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韩晓红  云朝昂

8月12日21时至13日0时,作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象限仪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达到极大值,每小时流量可达100颗。当晚,随着月球从西边落下,流星雨观测迎来了极佳时间,位于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奇台观测站的天文爱好者们纷纷眼望星空,共同欣赏这一天文盛景。


何为流星、流星雨?

在地球大气层外围存在着由岩石、冰块等组成的星际物质,当它们与地球迎面相遇时,速度相当高,可达70km/s,就算它们赶上地球而进入大气,其相对速度也可达10km/s,是子弹出膛速度的10倍以上,足以与大气分子、原子碰撞、摩擦而燃烧发光,肉眼看到便视为流星。

大部分流星体在进入大气层后都气化殆尽,只有少数大而结构坚实的流星体才能因燃烧未尽而有剩余固体物质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陨星。

据观测资料估算,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流星体,包括汽化物质和微陨星,总质量约有50吨之巨! 那么这是否会使地球不断变“胖”呢?其实,地球质量约为6×10^21吨,因此流星体下落使地球“体重”在50亿年时间内增加的总量约为3.3×10^17吨,或者说使地球质量增加了两万分之一,相当于体重200斤的人增加了0.01 斤。可见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流星体对于地球来说,其实是微不足道!

流星有偶发流星、火流星、流星雨几种,像下雨一样密集出现的流星称为流星雨。一般流星雨都会集中在某一时间段产生,在这一时间段产生的流星雨看起来像是从空中的某一固定点中辐射出来,这一点称为辐射点,流星雨的命名也与辐射点方向上的星座有关。


英仙座流星雨的“源头”

流星雨源自于彗星,彗星是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改变而变化的绕日运动天体。其远离太阳时彗星尾巴变短,当靠近太阳时尾巴变成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彗星拖着的尾巴在经过地球轨道时会遗留部分物质,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当大量的彗星遗留物进入地球引力范围时,便会与地球大气摩擦生热,视觉上看来像是天空下起了星星雨,这便是流星雨形成的原因。

英仙座流星雨的形成源自于一颗名叫“斯威夫特-塔特尔”的彗星,该彗星直径约26公里(引起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直径12公里),它绕太阳转一圈约需要133年。关于这颗彗星历史上最早的观测记录见于《后汉书·天文志》:(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六月丁卯,客星如三升碗,出贯索,西南行入天市,至尾而消。

经科学家确认,它上次回归时间是1992年,因此推测它下次回归时间将是2126年,届时它的亮度将接近0等,我们可以用肉眼轻松捕捉到它。

流星,因短暂而美丽,划破黑寂的夜空,释放出那一闪而逝的光芒,尽管微弱,却能耀眼!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