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8日上午,中国关心下一代“守护脊梁行动”太原执行中心授牌仪式在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隆重举行。该行动旨在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号召,落实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控工作,标志着太原市青少年脊柱健康公益事业迈入新阶段。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关心下一代爱心行组委会副主任李红军、北京市数字化医疗3D打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彦生、太原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刘团圆、太原市中小学学生卫生保健所所长奥益云、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于建军、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秦丽等出席了签约授牌仪式。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关工委爱心行组委会主任李红军在致辞中指出:“脊柱健康问题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演变为影响国家未来人才素质的社会性问题。‘守护脊梁行动’就是要为青少年撑起健康的未来。”
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于建军深情回顾了医院与太原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长达13年的合作历程。强调医院始终以公益为先导,探索医教结合新模式。“从脊柱侧弯筛查到心理健康干预,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实践,打造全国青少年健康服务的标杆。”
活动现场,中国关工委与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签署了公益合作协议并举行授牌仪式。太原市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所所长奥益云表示:“这一合作将有力推动脊柱健康筛查纳入校园常态化体检体系,实现‘早发现、早干预’的目标。”
北京市数字化医疗3D打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彦生提出“公益+科技”双轮驱动理念:“太原模式将突破传统筛查局限,通过3D打印支具技术、居家智能监测等手段,实现动态健康管理。”建立脊柱健康档案,并为高风险群体提供个性化康复方案。
中国关工委相关负责人强调,太原执行中心的成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我们不仅要解决太原地区的问题,更要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该负责人表示,“太原模式的成功实践将为全国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控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张丹丹 孙瑶 吕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