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长庆子弟学校 韩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延伸,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必经之路。当下我国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因此,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的数学大单元作业,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理念、原则、策略以及实施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理念
(一)整体性
大单元作业设计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设计综合性、系统性的作业,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避免知识的碎片化。
(二)层次性
大单元作业设计在依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充分顾及学生的认知差异,设计侧重点不同的作业,满足差异学生的认知需求。通过基础题、提高题和发展题的巧妙设计,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大展身手,学有所获。
(三)实践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大单元作业设计应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目标导向
大单元作业设计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确保作业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一致。通过作业的完成,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二)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单元作业在设计时不能太枯燥无味,可以加入现阶段孩子感兴趣的元素或社会流行元素,如加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哪吒2》进行编排题目,这样既激发了孩子乐学的情绪,又在趣味之余完成了作业。
(三)探究性
大单元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在学习了五年级下册的《长方体》中的《展开与折叠》一节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一共有几种长方体的展开图,这几种展开图有什么特点,进行归类。经历探索与思考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达到核心素养目标。
(四)反馈性
大单元作业设计应注重反馈性。作业不仅对学生起到了巩固提升的作用,对教师的教学成效也有一定的反馈作用。通过作业情况的掌握,既了解学生学情,又帮助老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整合知识点
大单元作业设计应注重知识点的整合,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设计出综合性强的作业。例如,在“数与代数”大单元中,可以将整数、分数、小数等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设计一些综合性的计算题和应用题。
(二)联系生活实际
大单元作业设计应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的作业。例如,在“几何与图形”大单元中,可以设计一些测量物体长度、面积、体积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设计开放性作业
大单元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例如,在“统计与概率”大单元中,可以设计一些调查类作业,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设计合作性作业
大单元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设计一些合作性作业。例如在五年级上册《数学好玩》章节中《设计秋游方案》,有人去调查门票、车票,也有人设计出游方案,在活动中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大单元作业设计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一)作业量的控制
大单元作业设计应注重作业量的控制,避免过多的作业加重学生的负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作业量,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作业。
(二)作业难度的把握
大单元作业设计应注重作业难度的把握,避免过难或过易的作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难度适中的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升数学能力。
(三)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大单元作业设计应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化,避免单一的作业形式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可以通过设计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作业等多种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作业的完成质量。
(四)作业反馈的及时性
大单元作业设计应注重作业反馈的及时性,及时批改和讲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可以通过面批、集体讲评、个别辅导等方式,及时反馈作业情况,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五、结语
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是一种系统完整的教育策略,需要对单元整体把握,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上都有所收获,达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注重作业量的控制、作业难度的把握、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以及作业反馈的及时性的把握的同时,更要确保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一定能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