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但是……为什么有的人看着不胖但体检报告却显示血脂高?为什么两个人身高体重都一样看上去却胖瘦明显?判断“真胖”还是“虚瘦”仅凭体重可不够下面,就一起来了解这三个关键指标!
三大身体密码!
别让秤上的数字骗了你
肥胖是健康的大敌,与心脏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判断体重状况,并采取科学管理方法至关重要。
BMI:衡量胖瘦的初步指标
BMI,这个简单的计算公式(体重(kg)÷身高(m)2)是国际上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常用指标。对于成年人来说,BMI在18.5~23.9之间为正常;24~27.9为超重;28及以上则为肥胖。但是BMI也有其局限性,它无法区分脂肪和肌肉。
腰围:反映腹部脂肪堆积情况
腰围是评估腹部脂肪堆积情况的重要指标。在我国,成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85厘米,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
在BMI相同的情况下,中心型肥胖的健康风险往往高于周围型肥胖。即使体重正常,腰围超标也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体脂率:精准反映脂肪水平
体脂率,这个直接反映人体内脂肪比例的指标,是判断肥胖的“金标准”。虽然标准不一,但一般来说,成年男性体脂率在15%~25%之间,女性在20%~30%之间为正常。
三大指标的综合运用
BMI给你初步判断,腰围揭示脂肪分布,体脂率揭示真相。在减重前,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助于制定更科学的减重计划。
吃动秘籍大公开!轻盈人生不是梦
减重,说到底就是制造能量缺口。建议每天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制造300~500千卡的热量缺口,每周稳步减重0.5~1kg。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都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减重计划。
个性化方案很重要
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饮食偏好以及运动能力等因素。
坚持适度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让身体动起来。但请根据自己的体能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受伤。
食物多样,规律饮食
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优先选择鱼虾、豆类、瘦肉等高蛋白食物,以增强饱腹感。同时,也要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
医学干预需谨慎
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无效,别急着尝试药物或手术。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严格评估后再做决定,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健康体重不是短期冲刺就能达到的目标,而是需要融入日常生活的长期习惯。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