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以“清化收”工作为基础,有效摸清“家底”,堵塞发展漏洞,规范村集体经济运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注入活力;同时依托“城、山、地、路”等各方面优势,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积极探索城中村、城郊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新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激活农村发展潜力奠定坚实基础。
摸清家底,守好“清化收”主战场。新城镇聚焦“三个精准”强力推进“清化收”工作。全镇共梳理合同675份,研判问题合同142份,整改完善问题合同89份,起诉法院合同1份,废止合同33份,移交镇司法合同5份,暂时搁置合同14份,共追缴承包费欠款73.64万;共梳理村级债务1340.2万,其中实质性债务338.92万元,非实质性债务1001.28万元,化解债务847.69万元;摸清新增资源399.6亩,目前已发包15.1亩,增加收入1.23万。
建章立制,规范村级“小微权力”。在“清化收”识清家底的基础上,新城镇7个行政村建实合同台账、债务台账、债权台账、资源台账、固定资产台账5本台账,结合各村实际研究制定《村级管理办法(试行)》《新城镇农村经济合同管理办法试行稿》《新城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试行)》等制度,明确了合同签订需履行四议两公开两监督、方案镇审核、合同鉴定镇备案,方案公开、签订合同公开等程序,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同时积极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公开平台建设,通过农村集体“三资”数字化服务的应用,助力乡村治理领域数字化改革,让资产更透明,让“家底”使用更规范。
盘活资源,打好集体经济“主动仗”。新城镇围绕全县“一城一带五基地”战略定位,以农村基层治理“固根”工程为抓手,科学谋划定方向。依托全镇“城、山、地、路”优势,集中力量盘活各村集体经济,探索壮大集体产业路径。依托“城”的优势,发展区位产业。总投资1.1亿元的刘张村“银杏果”农贸城紧邻帝舜公园,以村集体土地入股,建成后每年可为集体、村民固定分红,村民也可就近务工,此项目主体10月份完工后,已成功签约多家品牌厂家入驻。古堆村以村集体股份合作社投资50万元入股山水橄榄城门面房建设,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提高集体资产利用率。依托“山”的优势,发展农旅融合产业。采取土地入股,实现村企结对,推进“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今年以来,古堆村与国泰矿业公司达成深度合作,以210亩土地入股,对古堆村鸟鸣涧山水庄园乡村旅游项目进行开发,由国泰矿业公司出资打造并经营,实现“村民土地流转挣租金、村集体建设用地入股挣股金、村民就近务工挣薪金”,每年村集体可稳收5万元基础股金和庄园每年经营受益20%的分红。依托“地”的优势,开展支部领办合作社和生产托管服务。充分发挥清源村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紧扣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转移机遇,注册了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垣曲县清源满润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山西绿香春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清源村食用菌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3160万元,在八家沟流转土地340亩,采取“公司+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运营,将财政补助资金的3%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力打造集农业种植、新品种培育、研学教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休闲餐饮联动发展。同时与联生农机专业合作社对接,在小麦收割阶段进行农业托管服务,在今年的夏收托管服务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
下一步,新城镇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村级“三资”管理上聚重点、破难点、稳支点,奋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以更加饱满的姿态,砥砺前行,在机遇中抢抓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组稿 席建军 通讯员 师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