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高 校总第7335期 >2022-12-23编印

大同大学党委书记赵水民 为新入职教师作专题讲座
刊发日期:2022-12-23 阅读次数: 作者:白金 赵江芳  语音阅读:

6-1.jpg

本报讯(记者 白金 赵江芳 通讯员 赵鑫 余致楠)“首先,我代表学校对新加入山西大同大学的老师们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感情纽带,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成为了真正的一家人……”12月10日,山西大同大学党委书记赵水民为160余名新入职教师作《心怀家国,情系学生,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为题的岗前培训线上专题讲座。

赵水民从“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重道远”等三个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与体会,与新教师们谈伟大时代、谈能力建设、谈生涯规划,激励新教师们不负时代重托、勇担职责使命、躬身教育事业,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

赵水民带领新教师们回顾了该校从筹建至今20年的奋斗历程,勉励大家要倍加珍惜美好时代与广阔平台,奋斗正当时,积极投身和奉献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新征程,成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开者、参与者、引领者。

“教育质量的核心驱动力是实施教育的教师质量。”赵水民希望新教师们要常态化强化“三个建设”:一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做一个有情怀的德高望重的好老师。二要强化师言师行建设,做一个有温度的为人师表的好老师。三要强化师能师才建设,做一个有底蕴的授业解惑的好老师。他嘱咐新教师们必须从入职初始,便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新教师、好老师,成为有大学问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的“大先生”。

“从我们成为教师的第一天开始,就要以身许教。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有欢笑有泪水,有成功有失败,有幸福又无奈,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赵水民用真诚朴实的语言,触动着新教师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成就教育事业的同时成就人生与梦想,就要从三个方面去努力:一是在做好“三个规划”中成就自我。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既提升自己,又服务学校发展,进而更好地在服务祖国与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要做好幸福家庭规划,努力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内,寻找事业和家庭之间的契合点,“既要教育好国家的孩子,也要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勇敢地承担起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要做好日常生活规划,将漫漫人生路分成段来走,多树短期目标,多享受每个阶段的坚持和努力,等到天亮时回头看看,你已经慢慢变成了你最想成为的模样。赵水民用“10000小时”法则,嘱咐新教师们如何坚守这三个规划:平庸与卓越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天赋,而在于长期的坚持、持续的投入。二是在强化“三种思维”中成就事业。要强化“借势思维”,善于借身边的势、借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借高水平团队的势,懂得顺势而为、借势发展;要强化“算账思维”,搞科研、搞产教融合,凝炼方向、聚焦重点,我们不能仅考虑自己的专长、自己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学会算清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市场价值这三本账,正确处理“有价无市”“有市无价”和“生产成本”的关系;要强化“亮点思维”,遇事最有境界的思维方式,通常是反直觉的,是惯性思维的对立面,换个视角,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也就有了不同的选择。三是在提升“三重境界”中成就人生。要站在成为“大先生”的高度,深刻领悟王国维先生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俯瞰人生万千种选择,有偶然也有必然,他希望新教师们在从教的道路上,做一个无悔的独行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希望新教师们不忘立德树人使命,从教之路充满坎坷,但无论际遇如何,唯一不变是不能改变自己的初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希望新教师们要坚信付出总有回报,努力耕耘就会有收获,桃李满天下就是自己人生最幸福的图景。

“同大有你们的加入,更显年轻、更具活力、更加充满无限的希望。”讲课最后,赵水民殷切寄语新教师们,希望大家携手并肩、矢志笃行,在拼搏奋进中与同大共同成长,为实现美丽同大、智慧同大、强力同大、和谐同大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