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2022年新课标精神,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新课标理念,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教师素养提升,12月15日下午,太原市杏花岭区建设北路小学特别邀请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梁涛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高质量的主题讲座——《走近课标 走近课标》,校领导和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云端,共学共研。
本次讲座,梁涛老师站在一线教师的视角,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理论知识和教学案例相融合,为大家深入解读新课标。梁老师从核心素养下的考试改革方向谈起,提出未来教学方向应基于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为老师们指明了学习新课标、用好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方向。梁老师提出,大家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梁老师详细地引领老师们追寻逻辑支架,粗读关键概念。分别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核心素养、课程任务、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要求等六个方面展开讲述。对比新旧课标,对课程性质进行解读,明确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针对“课程理念”,梁老师不仅为大家梳理了课标中的五条课程理念,同时引领老师们抓住课程理念关键词,明确了课程理念的“目标”“结构”“内容”“方式”“评价”五部分内容。
提到“核心素养”时,梁老师强调它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是一个有机整体,并以课文《天地人》为例,很好地阐述了当代教师该如何上好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课。梁老师还运用多个教学实例指导老师们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驱动大单元教学,关注学习任务群所呈现出来的连贯性和独特性,以语文实践为主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每一次的专家引领,都是一次思想上的盛宴。整整两个小时的讲座,可谓收获颇丰!梁老师的讲解,既有高屋建瓴的引领,又有贴地而行的案例,这样细致的解读,为老师们厘清了关键,指明了方向。老师们全程专注聆听,详细记录,用心思考,互动交流,共研新课标。
(本报记者 闫珊 通讯员 魏伟 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