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校一年级的全体数学教师在组长李晓静的组织下进行了集体备课。活动开始,首先由主讲人李晓静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教材分析,从教法和学法上谈出自己的看法,对本单元的教学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对学生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渗透。同时,上学期因为疫情原因,学生在家上网课,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李晓静就课堂中的常规管理,学生的书写习惯等方面提出了好的方法。
教师刘梅梅指出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并学会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又正确的进行计算,并能够通过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教师孙小雁补充,低年级儿童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只有10~15分钟,能否及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感官参与的学习方式,如有趣的故事引入,通过摆小棒学习计算方法等,来吸引和集中学生注意力。
教师韩宾娟建议,本单元主要学习计算,设计作业时要全面地思考作业的相关要素,从作业目标、作业时间、作业难度、学生水平差异等全方位进行作业设计,以此来实现作业设计整体质量的提高。在“双减”政策下,积极探索分层作业、有趣作业、个体差异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
备课过程中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经验、困惑、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都提出来,进行共同的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本报记者 闫珊 通讯员 韩宾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