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州市怀仁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 王霞梅
老年人跌倒是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需要深入研究老年人跌倒的危害、原因,并进行有效的宣教,提供科学的预防方法,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
跌倒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每年大约有4000多万的老年人至少发生过一次跌倒。跌倒后轻则出现软组织损伤擦伤,严重时出现骨折颅脑损伤,这些损伤不仅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还会增加医疗费用和家庭负担。此外,跌倒也会导致老年人失去自信心,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社交活动和独立生活能力。
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生理原因、环境原因和药物原因。生理原因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力量和骨质密度下降、视力和听力减退以及平衡能力变差。老年人的骨骼普遍缺钙,就像玻璃一样脆弱,跌倒后容易出现手腕骨、脊椎骨、髋关节等部位的骨折。尤其是髋关节的骨折,一年后生存率只有50%左右,期望寿命下降10%—20%,因此被称为死亡骨折。骨折后,无论手术或者静养,都需要长期卧床,老年人呼吸幅度和咳嗽次数的减少,容易引发痰液阻塞,进而导致肺部感染,这也是造成老年人骨折后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疼痛以及不愿意麻烦子女,老年人翻身次数和活动次数的减少,造成局部长期受压,易形成压疮。此外还会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活动的栓子一旦脱落,阻塞在肺部容易引起致命的肺栓塞。跌倒后一旦头部着地,容易导致脑出血致其死亡。骨折卧床后由于排尿方式的改变,老年人不习惯不适应,为了少上厕所而减少饮水量,从而导致尿液浓缩结晶进而引发泌尿系统的感染。环境原因包括家居安全问题,如被物品绊倒、地板滑倒、浴室滑倒、穿拖鞋或不合适的鞋和裤子,如鞋带过长,裤脚过长的,在光滑路面行走,携带较重物品及室内照明差的,另外家具的质地、摆设,地板及墙面物品堆放太满,台阶过高或过低,座椅过软或过低等,都会通过干扰视觉或增加使用困难而促使用老年人的跌倒。药物原因则指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会导致头晕、眩晕等不适感,增加跌倒风险。
针对老年人跌倒的危害和原因,我们需要通过宣教向老年人和其家属传达预防跌倒的重要性和方法。首先,老年人应保持身体健康,进行适度的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从而降低跌倒的风险。建议老年人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坚持每天进行适量的锻炼。同时,老年人可以通过单脚站立、闭目平衡等简单的练习来提高平衡感,进一步减少跌倒的可能性。其次,要注意眼耳保健,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和听力辅助设备。此外,老年人的家庭环境也需要调整,通过做适当的房屋改建,以增加室内的安全性,例如撤掉松动的地毯,使用防滑的浴垫,在晚上使用照明装置和在楼梯上加装栏杆等,合理地调整家中对行走障碍造成困难的家具位置,保持地面干燥平坦和无障碍物,宽敞明亮。在使用药物方面,老年人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要随意增减药物剂量。一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头晕、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增加跌倒的风险。因此,老年人在用药时要注意密切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咨询医生并调整用药。
老年人如突然发生跌倒,尽量用手腕去支撑地面,往往损伤的是腕关节,用手撑地面对老人造成的伤害会适当减小。感觉头晕无力时顺势就地坐下,不勉强移动寻床或座椅,发生跌倒时尽量用双手保护头部。一旦发生跌倒不要急于起身,先检查身体着地部位是否疼痛,能否活动自如,若感到活动受限,有可能发生骨折,不要擅自搬动,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救助。
预防老年人跌倒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开展科学的宣教活动,提高老年人和家属的预防意识,合理调整家居环境,加强身体锻炼,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老年人跌倒事故的发生。只有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幸福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