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 郑锁平 吉喆
引言:为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稳就业、防失业、促创业的积极作用,建立政府、机构、企业“三方联动”共同体,打造“培训+就业”模式,形成政府搭建平台、企业按需下单、机构提供精准培训的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简称订单式培训),进而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一、太原市订单式培训现状
订单式培训,是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由培训机构与企业共同参与,为企业实际需求量身定制的培训模式。培训机构可根据企业具体岗位需求,设计和实施密切相关的技能培训课程,意为培养出符合具体岗位要求的技能人才。它既解决了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也为个人职业技能提升和企业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实现了培训机构和企业的双向奔赴。
2024年,太原市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精准培训,不断提升广大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对接新产业新业态,特别是数字经济、健康经济、银发经济、绿色经济等新质经济对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组织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等面向脱贫劳动力、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以及有培训需求的零工市场求职人员等各类就业重点群体,根据就业岗位需求和就业意愿开展订单式培训;聚焦老陈醋、电机、碳纤维、半导体等专业镇建设,开展订单式培训,为就业扩容提质做出积极贡献。
鉴于此,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技能培训,提供资金补贴,同时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确保培训质效。以2023年首个订单式培训班为例,太原市锘霖职业培训学校与广州天力物业公司太原分公司积极合作,以物业管理师作为培训职业(工种),采用“30%理论学习+24%实操培训+46%顶岗实习”的培训模式,由20名业务精湛的管理骨干组成核心教学团队进行授课,结业考核合格的学员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就业率达到100%,且两个月内稳定就业率达95%以上。此次培训,以“订单、定岗、定向”方式为企业量身打造了物业管理师专项培训,提升了学员工作技能和岗位适配度,实现了培训学员“想就业—能就业—就好业”的夙愿;也为企业破解了“用工难、招工难”的现实问题。
二、订单式培训的优势
首先,订单式培训可精准定位培训内容,确保学校培养的技能人才与企业岗位所需人才相匹配,减少无效培训和资源浪费,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其次,订单式培训由于培训内容与企业需求高度匹配,培训学员能更快地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场景中,从而实现高效精准就业,同时也可为企业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第三,传统培训模式往往滞后于技术进步,而订单式培训则能确保培训内容的前沿性和时效性,能够帮助培训学员迅速掌握新技术,从而在工作中有效地应用这些技术,更好应对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第四,订单式培训在适应新职业(工种),为建立“培训—评价—就业”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三、订单式培训的不足
第一,订单式培训需要培训机构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但双方在运行中可能会产生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学员选择等方面的意见不统一等不稳定因素;第二,尽管订单式培训初衷即为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但培训结果与企业期望可能产生偏离,这也源于企业在提出需求时往往忽略培训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时间成本等问题;第三,学员在参与培训时,会被多种因素影响积极性。如部分学员由于长时间脱产,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尤其当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场景存在一定差距时。
四、对订单式培训的几点建议
随着太原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议订单式培训在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上要下大力气、花真功夫。在政策层面,政府部门要持续加大对订单式培训的支持力度,加强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构建一个更加开放、互动和高效的职业培训生态系统,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等措施,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就培训机构而言,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双方就“学员选择、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职业(工种)、授课师资、考核办法”等方面深度交流、达成一致、高度耦合,鼓励企业参与培训大纲、培训计划的制定,鼓励讲师通过头脑风暴、角色扮演、任务驱动、讨论、练习、工作坊等互动性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学员的广泛参与度,及时反馈培训效果,努力提高培训质效。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集中培训和送培上门等形式开展订单式培训;开展急需紧缺职业(工种)订单式培训,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育更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就企业而言,要加快适应智能互联网时代要求,结合新媒体运营、互联网营销、直播电商平台等商业模式,建立企业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对接专业人才市场,调整和转变企业运营思路。企业可与零工市场所需技能人才相对接,共享平台资源,共建实习基地,提前储备人才。同时,要切实解决参训学员的后顾之忧,为其提供安全舒适的培训场所、实训场地,并为其提供正规劳动合同,获得就业保障,确保人岗匹配,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
结语: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出台,指出: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形成以市场化培训为主导、行业企业自主培训为主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体系,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培训在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培训供给与人才需求匹配度、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必将大有可为。
该论文为2024年度山西省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重大专项研究课题(课题名称: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优化路径研究,课题编号:SXRLZY202409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郑锁平(1974.1),男,汉族,研究生,正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培训、创业培训。
吉喆(1987.3),女,汉族,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就业创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