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学术总第7777期 >2024-11-22编印

红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刊发日期:2024-11-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太原市杏花岭区迎春街小学 宋芳朴

红色教育在小学英语课中的应用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小学英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是多元文化理解和国家文化自信的培育。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小学英语教育现状,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梳理了红色文化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必要性,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包括优化教材内容、利用红色文化基地进行课外教学等。从而,更好地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一、从小学英语教育的特点出发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兴趣和学习习惯。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学习能力逐渐增强,但抽象思维能力和自我控制力相对有限,需要通过具体、生动、情感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吸引他们。红色文化中的英雄故事和革命历史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鲜明的形象特点,易于引起学生共鸣,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比如老师可以选择一篇关于革命英雄的英语短文作为课文,比如讲述刘胡兰的故事:

“Liu Hulan is a famous revolutionary hero. She was very brave. When facing the enemy, she didn't yield. She sacrificed herself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Her spirit has inspired generations of people.”After reading the text, the teacher can ask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to help them understand the story and the red spirit.

T:“Why is Liu Hulan a hero?”

S:“Because she was brave and didn't yield to the enemy.”

T:“What can we learn from her?”

S:“We should be brave and love our country.”

二、从新课标出发结合红色文化与小学英语教育的特点

红色文化与小学英语教育的结合,要紧密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将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相结合。新课标强调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不仅可以作为语言学习的内容,还可以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联系。通过英语课程学习红色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同时也能够在国际交流中自信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小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一个主题,同时也有相应的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利用呈现谚语、做手抄报、播放动画视频、展示汇报等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三、从小学英语学习的内容出发,提高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别的认知

相对于母语是汉语的学生来说,其潜意识里认为英语学起来较困难,会按照母语的思维方式去对待英语中的问题。然而,将丰富且充满趣味的内容加入英语教学活动中,能够使英语课堂活跃起来。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My school calendar,通过对12个月份的学习,进行话题交际,谈论各月份的活动,了解祖国大江南北的民俗,感受大好河山,了解著名红色景点,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再比如词汇教学中也可融入红色元素,如在学习颜色词汇时,可以引入“red”代表红色,并讲解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代表革命、勇敢等。加深学生对红色精神的理解。

四、从课后拓展中国红色文化,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深入了解

沪教版课本中的story time教学是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畴展开学习,而对于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一员,是建设祖国未来的“红领巾”,在故事教学中,要厚植红色文化底蕴,将中外文化进行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还可以认真筛选,可以教授如传统习俗、礼仪、礼节、礼貌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教授学生关于中国古代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学术性的知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五、从民族文化中激发学生的自信

如今学生动动手指就能接触到许多外来文化,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好的,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若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容易被外来文化所同化。教师在教学前,精选红色文化内容,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My weekend plan中,进行中秋节主题文化教学,为学生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佳节,享受家国团圆的幸福美好。

六、从多媒体出发,巧用多媒体设置教学情境

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红色文化故事以视频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动画片这一类可视性内容小学生更易接受。视觉性的东西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帮助他们掌握英语知识。单调的讲解和空洞的说教会令英语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会不感兴趣,那就更谈不上爱国情感的渗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把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信息集于一体,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同时借以结合情感教育,在无形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例如,讲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My favourite season。在呈现不同季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找不同景点不同季节的图片呈现给学生,在呈现景点图片的时候可以适当找一些我国比较有特殊意义的景点,比如泸定桥、金沙江等等,在呈现季节的同时,也将红军长征的故事简要叙述一遍,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再比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涉及到了一些有意义的节日,比如母亲节。教师在教授本节课的时候通常都会普及一些关于母亲节的知识,比如母亲节的由来、母亲节在西方国家的习俗等等。教师可制作PPT呈现这些内容,在介绍完这些内容之后,教师还可以在课件上呈现出孟郊的《游子吟》,让学生齐读欣赏。与语文课不同,在英语课中加入诗词元素,是一种跳跃性的呈现,学生更能全身心体会诗词本身所蕴含的情感,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在这个过程中,无需教师多做解释便能渗透本单元的情感教育,同时学生在温习古诗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髓和韵味。

七、从课堂活动中体现红色教育

开展英语短剧表演活动,让学生根据红色故事改编成英语短剧,进行表演。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故事,感受红色精神,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课文教学中还可以渗透红色教育,选择一些与红色主题相关的英语短文或故事作为课文,如讲述革命英雄事迹、红色历史事件等。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红色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综上所述,英语是学生要掌握的一门语言,将红色文化浸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红色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