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专题总第7810期 >2025-01-10编印

回望2024知识产权关键词
刊发日期:2025-01-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上接05版)

审查模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深入走访各行各业不难发现,不同行业和技术领域对知识产权审查的需求日趋多元,这些差异化需求对传统审查模式提出了新的变革挑战。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强化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双重作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家知识产权局立足建设世界一流审查机构,从审查体系完善、审查质量优异、审查效率高效、审查能力突出、创新主体满意五个方面持续发力,突出政策供给侧改革,聚焦新兴领域和核心关键技术,积极拓展审查新通道,创新审查模式,陆续推出优先审查、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延迟审查、集中审查、集中会晤等多种审查模式,建立快慢结合、内外衔接的多轨制审查通道,为核心专利培育和产业专利布局提供服务和支撑。

最新统计显示,与美欧日韩等同样采取实质审查制度的审查机构相比,我国发明专利的审查效率已经连续两年位居前列。

  点评:创新审查模式、满足创新主体需求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推进审查工作理念更新、技术革新和工作创新,树立国家需求导向和用户满意导向的具体实践。实践表明,开展多模式审查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审查工作的价值,为创新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陈婕)


对外交流深化拓展合作网络

过去一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大力强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有力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4年9月,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在北京举行。此届会议与前两届相比规模更大、规格更高、合作项目内容更加丰富,吸引了近70个国家、地区及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参会,推动形成近20项务实合作项目和成果,凸显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感召力和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走深走实,让共同迈向“开放、合作、发展、共赢”的美好未来成为共建国家一致的发展心声。

一个月后,浙江杭州迎来一场国际知识产权盛会——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再次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受到中外各界人士积极响应。截至目前,我国累计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双边合作关系,正在实施的知识产权合作协议超200份,构建起多边、周边、小多边、双边“四边联动、协调推进”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新格局。

点评: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过去一年,中国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与各方一道智慧碰撞、心意相连,共同播撒合作发展的种子,推动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格局。(薛佩雯)


海外维权护航企业扬帆“出海”

知识产权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采取有力措施,帮助我国企业维护海外知识产权合法权益。

过去一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指导外向型企业做好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加大海外维权援助力度,切实维护我国企业海外合法权益,助力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截至2024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国内29个省(区、市)设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分中心71家,在5个国家设立海外分中心,针对重点领域设立4个产业分中心,对接当地企业,提供专业性、公益性的海外维权指导;累计组织专题培训近千次,培训人员37万人次,帮助各类经营主体提升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持续扩充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库,国家层面遴选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专家119人,各地遴选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专家总数超1800人。

点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也是国际贸易的“标配”。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体系,出台系列举措帮助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既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更以实际行动表明:我国是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是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坚定维护者、重要参与者和积极建设者。(赵振廷)


公共服务持续提升服务效能

过去一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公共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持续精进,推动公共服务供需精准匹配、资源高效对接取得明显成效。

2023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一年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持续优化。目前,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达到474家,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超过50%;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利企便民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了更多业务“网上办”“掌上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撑科技创新更加有力,制定《关于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的指导意见》,加强对科技创新和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公共服务支撑。

2024年11月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第二批知识产权标准化建设试点,各试点城市将在加强普惠服务保障的同时,突出服务重点,促进和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点评:公共服务作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支撑,直接面向各类主体,直接服务创新发展。一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坚持普惠服务与重点服务并重,服务“面”宽、“点”准,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