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在2024山西第九届现代教育年度盛典专家报告环节,中国文化名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二级教授杨军,作了题为《教育现代化与新质生产力》的报告;山西传媒学院教授、泰国东南亚大学博士生导师、山西工商学院新媒体产业学院院长滑翔,作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的报告;杭州众森联数字科技公司营地教育专家唐红芳,作了题为《教?育!——AI纪的破与立》的报告。在报告中,这三位专家围绕教育理念与生产力发展的深度融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生态和重大变革,如何在新技术冲击下坚守教育的初心,同时又能积极拥抱变革等议题,与全体与会人员展开热烈探讨,力求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探索出更多切实可行的路径,为山西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新理论,打开新视野、新思维。
现摘发三位专家的报告内容,以飨读者。
教育现代化与新质生产力
报告人 :杨军
(二级教授,博导,中国文化名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国际上是怎么理解教育现代化的?
围绕“底层逻辑”,无论是任何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无论是非洲地区还是亚洲地区做教育线,都围绕不了脱离不了这个逻辑,要很好地理解和推进这个逻辑的落实,核心是理解“教育现代化”五个字。
国际上是怎么理解教育现代化的?世界教科文组织到目前为止,对于教育的发展发布了四个报告:1972年发布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96年发布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2015年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2021年发布的《共同重构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
其中,1972年的报告中提到了被教育者的个体真诚成长是教育的核心理念;1996年的报告中主要是讲了未来的社会,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处于人和社区发展的关键位置,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在群体与社会之中获取财富;2015年的报告中,讲了教育要围绕共同利益,共同追求共同价值来展开教育;2021年的报告提到,共同承诺我们的未来,这是世界上理解教育现代化,或者说教育的本质。
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来理解教育本质
中国五千年文化对教育的理解,就是“道法术器”。一个是做工具、器具培养,这就是思维最成熟的事;第二个就是熟练运用知识,去探索和认识人类社会和客观世界;第三个是凡事都要讲究方法;第四就是道,道来道去的语言价值,这是我们母亲的话。这四个层面,从外到内,从低到高,从五千年文化道出了教育发展的本质。
当我们揭开文化和哲学,来研究发展与不发展的起点的时候,我很简单地总结了几个字:
现代与落后。体现在三方面:一个是投资什么,更加强调投资未来;第二个就是我们一定要关注弱势群体,发达国家一般都非常注重细节;第三是人性的完善和提升,教育现代化本质上就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是人性的现代化,人道的提升和追求。
新质生产力中的教育
我们花几个月的时间研究过新质生产力。新质时代的前面是先进生产力,它的前面是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前面是劳动生产力,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不仅是经营,更是经营群体,是经营社会。如果我们在经营一个人,那是不对的,要教育他拓展创新,这是人才从无到有、从零到亿的基本来源。没有了教育,科技人才包括后面的产业链,包括其他的劳动力项目的资料都是可视之物,无灵魂之戏。我在这里把教育形式的体现了四个方面:新技术、新眼界、新场景,新生态。其中,新技术是人工智能,这个里面有很多无穷的智慧,我们将在2025年大面积地推广和培训人工智能以及教育的这个工程。
以前学生链接的大部分人群是老师或者同学,现在链接的维度方向已经丰富多了,这就是新生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现代化新质教育前沿
大家看我提出了新质学校,现在的新质学校才是教育新质,生产力的新质,所以要建新质学校,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第一个是传授知识,第二个是唤醒灵魂,第三个是激发潜能,第四个是舒展个性。我跟大家提个问题,大家说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能力,当你大学毕业、硕士毕业、研究生毕业,就会意识到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当然你说能力也可以。成都飞机制造企业的总设计师杨伟表示,第五代升级飞机来自于第五代,第四代战斗机来自于美国的新学达的计划,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第七代飞机、第六代飞机是什么样。所以,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这里我们讲到了美学艺术,这是来自制造想象力,保证学生有想象力的一个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应该还有体育、社会活动。所以我们用教育新质生产力,一个体现在教育能力六大观念体系,一个体现在新质学校的五大变化上。目前发展的新质前沿的方式与功能、新质学习、新质前沿一些学校的学习的方式与功能、场景是驱动多个功能区域,很多学校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浙江、江苏、广东的一些学校。
一个学校必须是会生长校园,一个学校必须能够树立思想。大学将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之地,成为社区大学、社会大学、生活大学。更多大学就是用来总结体验,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好的场所。研究型大学做技术项目开拓性研究,会具有不同的定位,国际上许多大学随时进随时出随时学,想学什么学什么,想聊什么聊什么,但大学也有大学的陪伴作用,其功能会越来越受喜欢,新加坡专门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帮助年轻人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帮助年轻人学会孝敬父母管理家庭,成为了一所名副其实的执行大学。
学校就是快乐成长、体验美好的地方,我们都是教育人,让我们共同把学校办好,把教育推向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