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学术总第7846期 >2025-03-14编印

河畔的微风与岁月的剪影——探寻《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人物的心灵画卷
刊发日期:2025-03-1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河北科技大学  李辰暄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绘鄂温克族生活的长篇小说。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探寻他们在历史变迁和文化冲击下的心灵轨迹。论文从主人公酋长女人、男性群像、女性群像以及文化冲突与自我认同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揭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性。

一、引言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的一部重要作品,它以鄂温克族为背景,通过对部落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和精神风貌。在这部小说中,人物形象是作品的核心,他们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更是鄂温克族文化和命运的见证者。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读这本书的时候,是有一种好奇和隔阂的,但正是这种好奇和隔阂,引领我走进作品创造的新奇的世界,走进人物丰富的心灵。本论文将围绕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探寻他们在历史变迁和文化冲击下的心灵画卷。

二、酋长女人的内心独白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一位年近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这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作品通过叙述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状态、文化特色以及面对现代文明冲击时的心理变化。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叙述者的内心独白充满了对鄂温克族文化的热爱与自豪。她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鄂温克族人在丛林中驯鹿为骑、桦树为器、枯木为火、山野为食的日常生活。她描绘了鄂温克族人信奉玛鲁神、医病救人依靠萨满的宗教信仰,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这些内心独白不仅展现了鄂温克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叙述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叙述者的内心独白还揭示了鄂温克族人的生存状态。她描述了鄂温克族人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的艰辛历程,以及他们在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的顽强抗争。这些内心独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与珍视,展现了鄂温克族人坚韧不拔、顽强抗争的精神风貌。

在面对现代文明冲击时,叙述者的内心独白也展现了鄂温克族人的心理变化。她既怀念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又无法抗拒现代文明的诱惑和冲击。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执着,又有对现代文明的渴望与追求。这种心理变化不仅反映了鄂温克族人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生存困境,也体现了人类在面对文化变迁时的普遍心理。

三、男性群像的英勇与智慧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男性形象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们有的勇敢善战,是部落的守护者;有的智慧过人,是部落的智囊团。这些男性形象在部落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维系着鄂温克族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鄂温克族生活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里自然环境恶劣,严寒、猛兽、瘟疫等自然灾害频发。然而,作品中的男性角色却敢于直面这些挑战,他们通过狩猎、捕鱼、采集等方式获取生活所需,展现了极强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例如,小说中的伊万在面对日寇的暴行时,毫不畏惧地挺身而出,保护族人和家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鄂温克族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然而,作品中的男性角色却从未放弃过抗争。他们通过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入侵、维护民族尊严和权益等方式,展现了顽强的抗争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例如,小说中的小达西在面对家族和社会的压力时,勇敢地为爱情和正义而战,最终赢得了族人的理解和支持。

许多男性角色都面临着命运的挑战和抉择。然而,他们却从不向命运低头,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并寻求突破。例如,伊万在日本侵略者放狼狗撕咬自己的族人时,勇敢地站出来杀死狼狗,并从监狱中逃离,加入抗日武装,走上武装反击侵略的道路。

除了英勇外,《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男性群像还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鄂温克族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敬畏之情。作品中的男性角色在尊重自然的同时,也善于利用自然资源来生存和发展。例如,他们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来预测天气变化、通过采集草药来治疗疾病等。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作品中的男性角色能够敏锐地洞察社会动态和人心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在面对外敌入侵时,他们能够迅速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力量;在面对家族内部的矛盾时,他们能够运用智慧和策略来化解冲突。

在面对命运的挑战时,她们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通过深思熟虑来做出正确的抉择。他们既能够勇敢地面对挑战并寻求突破,也能够在关键时刻果断地做出牺牲和选择。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这些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他们需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既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文化,又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展现出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有的男性坚守传统,勇敢地面对挑战;有的男性则开始尝试接受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不同的选择也反映了鄂温克族男性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和挣扎。

四、女性群像的坚韧与付出

除了叙述者之外,《额尔古纳河右岸》还塑造了许多其他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的温柔贤淑,是家庭的支柱;有的则勇敢坚强,为了部落的生存和发展默默付出。这些女性形象展现了鄂温克族女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她们在部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鄂温克族传统文化中,女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女性角色在家庭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她们既是母亲、妻子,也是女儿、儿媳。她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创造温暖的家园,用自己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难题。她们不仅是家庭的支柱,更是家族传承的守护者。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女性角色对家族责任的坚守体现在她们对子女、长辈及家族未来的关心和付出上。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母爱的伟大和家族责任的重要性。

作为鄂温克族文化的传承者,女性角色在作品中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执着追求。她们通过传承民族习俗、讲述民族故事等方式,将鄂温克族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在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时,她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文化根脉。

在民族存亡之际,女性角色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奉献精神。她们用自己的力量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例如,萨满妮浩用自己的孩子的生命换回了他人的生命;依莲娜则用自己的绘画才华通过岩画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敬畏。

女性角色在传承家族文化的同时,也注重对后代的教诲。她们用自己的经历和智慧教导子女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境,如何坚守信仰和传承文化。她们是后代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榜样。

在历史的洪流中,这些女性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磨难。她们不仅要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困境,还要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她们之间也有各种矛盾冲突,比如,玛丽亚和伊芙琳本来是知己,因为儿子娶妻的问题而反目成仇。然而,她们始终保持着坚韧和乐观的态度,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的力量和价值。这些女性形象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五、文化冲突与自我认同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人物之间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这些交织的命运不仅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展现了鄂温克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同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鄂温克族文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在这个过程中,鄂温克族人与外界的交流日益增多,文化碰撞和融合也愈发频繁。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是贯穿始终的主题。鄂温克族人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入侵,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传承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突在人物身上表现为对传统的坚守与对现代的追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许多人物坚守着鄂温克族的传统习俗和信仰,如萨满教、狩猎文化等。他们视自然为生命的源泉,尊重并保护着自然环境。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入侵,这些传统习俗和信仰逐渐消失,许多人物面临着文化失根的困境。另一方面,一些人物则渴望融入现代文明,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努力学习现代知识,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然而,在融入现代文明的过程中,他们也不得不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和矛盾。

自然与文明的冲突也是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鄂温克族人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与自然建立了深厚的联系。他们视自然为母亲,尊重并保护着自然环境。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入侵,自然环境遭到了破坏和污染,许多人物不得不面对自然与文明的冲突和矛盾。一方面,许多人物坚守着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他们努力保护自然环境,反对对自然的破坏和污染。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他们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无法阻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一些人物则试图在现代文明中寻找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方式。他们尝试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不得不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和矛盾。

在文化冲突与自我认同的过程中,鄂温克族人不断探索和寻找自我认同的方式和途径。他们通过回顾历史、反思现实以及寻找未来的方向等方式来寻找自我认同的根源和动力。

六、结论

通过对《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物在历史变迁和文化冲击下的心灵轨迹。他们或坚守传统,或接受新变,或勇敢面对挑战,或默默付出。这些不同的人生选择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反映了鄂温克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同时,这些人物形象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如何在多元文化交流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因此,《额尔古纳河右岸》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