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乔丽华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物理的课时数越来越少,而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却越来越高。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物理教学,是每个中学物理教师积极思考和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认为,物理教学应“以学定教”,即:教师心中有生,目中有人,基于学情分析设计与实施教学,才是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的有效方式。
一、为什么要“以学定教”
1.基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以学定教”
课程标准中强调:“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和教师教的统一”。“教贴合学,方能成效”“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就是把学生的学的思路和教师教的思路动态的融合,不断调整教与学的关系,使之达到动态的平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可见,时代呼唤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基于学生的发展的改革,也就是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基于学情,即:一定要以学定教。
2.基于物理学科的特点,需要“以学定教”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设计大量的实验。这就更需要师生的双边互动与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便获取感性知识与材料,更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和反馈,适时引导,相机启发,以学定教,才可能将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不断深入下去,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最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实现学会物理的愿景。
3.基于高考能力的要求,需要“以学定教”
以近年的高考题来看,学生只会机械地套模型,已经不能顺应当前的高考形式。现如今高考考得越来越灵活,考题不再考查知识的简单应用,而更注重考查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本源的深刻理解,和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学生随之而提升的各项能力。所以,从应对高考的角度来看,也同样呼吁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自己的教学。
二、如何“以学定教”,设计与实施教学
1.研究学情,为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学情就是既要研究学生的既有与需要,也要研究学生的可能与期望,对学生的基本特征和学习基础了然于胸,特别在意学生的此时此刻,寻找到其学习起点和可能起点,做到因材施教。学情研究的着力点是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当“现状是”与“应该是或必须是”两者之间存在差距时,就产生了内在的“学习需要”,了解了真正的“学习需要”也就会真正发现该教什么,就可为教学预设即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就会在教学过程中或教学之后更明了自己教学时的“得”与“失”。可见,研究学情,以学定教才是少教多学的基本出发点。当然,学情研究绝不能蜻蜓点水,也不能主观臆断,一定要关注学情与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性,不能停留于印象式判断,或浅度描述,应有具体事实内容的学情分析,要有令人信服的“学情依据”,在此基础上寻找准学情与教学知识具体内容的“契合点”,这样的以学定教才能使教学走进灵动生成的境界,才会营造真实的课堂现场。
2.先学后教、学案导学为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施“瘦身”
通常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忽视对学生和学法的研究,如何才能读懂学生,遵循孩子的思维和认识规律,以教育学立场进行教学,有意识有目的促进学生的生命主动成长?利用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学在前,导在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做了一次更全面、更到位的前测。通过先学反馈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哪些知识点学生自己可以学会,哪些疑惑和问题需要教师引领,我们的教学就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就让学生自己学,我们要教和引领的就是学生自己学不会的理解不了的那部分知识,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和学情为本,以科学高效的学法指导作为确定教法的根本依据,面向每个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以学定教,思量对策,才可能使物理教学变成一个行为动态化、思维开放化的过程。只有这样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才有可能有助于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就是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
参考文献:
彭前程. 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物理教学[J]. 中学物理,201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