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教研总第7658期 >2024-05-24编印

关于区属国有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刊发日期:2024-05-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财政局  张秀萍

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区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区财政局组成调研组对区属国有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围绕党的建设、国资监管、企业优化布局及项目建设等方面,采取实地察看、座谈交流、查阅资料、谈话了解等方式,深入区属国有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并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推进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相关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简介:张秀萍,女,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区属国有企业党工委书记

一、基本情况

2023年底区属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25户,其中委托其它国有企业管理5户,委托乡镇管理7户。企业经营范围涉及农业、建筑业、环卫、水电、文化、房地产开发经营、交通运输、仓储、金融业、热力、水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等行业。企业从业人员4525名,党员197名。企业国有资产总额144.48亿元,负债总额105.23亿元,所有者权益39.25亿元,资产负债率72.83%,实现营业总收入9.07亿元,利润总额-0.97亿元,上缴税金0.47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党的建设还有差距。区属国有企业党组织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扎实推进抓党建促高质量发展活动,积极创新党建载体,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但依然存在问题,国有企业党组织存在党员人数少、发展党员人数少,党务工作者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融合不够,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单一,重经营、轻党建的思想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

(二)企业制度执行还不到位。虽然区属国有企业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完善了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决策事项清单,进一步厘清了企业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明确了决策权限、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各企业普遍建立了财务、人事、资产管理等内控制度,但缺少具体的操作规程,对深层次管理问题和决策过程适用性、操作性不强,需继续修订完善。

(三)国资监管体制还不顺畅。区属国有企业多数为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或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设立,多年来由行业部门负责管理,行政化现象严重,政企不分,企业活力不足,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体制和系统有效的监管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仍存在董事会成员配备不完整,经理层人员不足,“三会一层”人员交叉任职情况突出,董事会决策程序不严格等情况,《公司法》确定的董事会、经理层职权无法全面落实。部分企业子公司因业务单一,未实行独立运营,企业经营管理均由母公司代管。

(四)企业资产负债率高,盈利能力不足。区属国有企业定位不明确,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不清晰,对财政的依赖性较大,大部分是靠财政补贴过日子,自我造血功能不强。企业承接项目多数为政府主导的周期长、收益少、资金需求量多的项目,短期内无法回笼资金,从而背负大量债务。企业在助力产业发展中,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部分项目建成后未满负荷运营,未达到预期效益。企业盈利能力弱,偿本付息压力大,制约了区属国有企业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等制度,压紧压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始终把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抓在手中,扛在肩上。选优配强企业党组织班子,全面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好常规性发展党员工作,重视从生产第一线、工作第一线青年中发展党员,持续为企业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二)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和完善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深入推动国有企业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高度统一、有机融合。结合实际,进一步厘清企业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明确决策权限、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逐步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

(三)强化国资监管,结合实际研究出台监管制度。配齐配强国资监管力量,选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进一步加强监管力量,细化企业党的建设、重大事项备案审核审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领导班子及成员考核等工作事项,制定出台相关监管制度,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出资人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社会监督等统筹衔接,重点对人员管理、工程招投标、项目建设管理、股权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不断提升企业依法经营能力,增加企业盈利能力。

(四)强化指导培训,促进区属国有企业规范运营。履行出资人部门和行业主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监管方式,深入基层,服务企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企业要常态化开展员工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确保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审计部门要加强外部监督,使企业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允许的框架内,良性、高效、安全运行。

(五)加快整合重组,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培育做大做强主营业务,对行业产业相近、功能定位相似、经营业务相同的区属国有企业及子企业,通过兼并吸收、业务剥离或退出等形式实现资源整合,减少无序竞争和同质化经营。坚持压减存量与控制增量并行,有效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通过内部业务重组、“僵尸企业”处置、资产置换、产权转让、清算注销等多种方式,“一企一策”清理一批无业务、无贡献、无法实现功能的子企业,做强主业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