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二区 张娟
心衰作为慢性心脏疾病里的一种,是由于心脏出现炎症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因此导致心衰出现,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危重疾病。近年来,我国心衰患者数量逐年增多,据调查显示,超过70%的患者在出院后仍反复住院,严重的心衰患者1年内病死率高达40%-50%。对于这个世人眼里的“不治之症”,中医是怎么认识和护理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中医眼里的心衰。
中医眼中的心衰是怎么回事?
中医学中,对于“心衰”这一病名说法不一,长期以来未得出准确的结论。早在宋代,就有中医著作中记录了心衰病症,认为其属于“咳嗽”“水肿”和“心水”的范畴。《黄帝内经》记载,“腹大胫肿,喘咳身重”,这些症状都与心衰患者咳嗽不能平卧、水肿的症状极为相似。
中医对于心衰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心衰的病位在心脏,病变累及的脏腑可到肝、脾、肾等各个脏器。中医络病理论认为,心衰是本虚标实的症状,主要病因病机包括心肺气虚、心脾气虚、心肾阳虚。在心力衰竭的早期阶段,中医辩证多属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由于身体虚弱或久病伤正,导致心、脾、肺、肾诸脏阳气亏损,瘀血阻滞,水湿泛滥。任由病情发展,标本俱病、虚实夹杂,多种病理产物相互交织,则会阻碍阳气、血液运行,导致阴阳衰竭,出现心衰。
中医治疗心衰有妙招
在心衰的临床治疗方面,西医治疗虽有明显效果,但也存在一定弊端,其一是西医治疗需要服用多种西药,药物种类及数量多,治疗费用高,其二是西医治疗有一定副作用,例如容易导致人体中毒,出现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心脏骤停等症状。中医治疗心衰则具有独特的优势,以络病理论为依据,结合患者发生心衰的病因,以益气温阳为治疗原则,辅助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疗,中药利尿并不会引起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安全有效,经济方便。
那么,心衰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衰,属于中医里胸痹水肿的范畴,因此中医治疗心衰,主要遵循辨证论治疗的原则,多采用补气利水的方法,采取中药调理、针刺疗法以及艾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改善,控制病情。
1.中药调理
首先,要明确心衰的病因,再针对性地采用药物进行调理。中医治疗心衰,最常分为四种类型:第一是气滞血瘀型,常用血府逐瘀汤或保元汤治疗;第二是气阴两虚型,常用生脉散和血府逐瘀汤治疗;第三是阳虚水泛型,常用真武汤治疗;第四是肾虚喘脱型,常用参附、龙骨、牡蛎汤来进行治疗。除了以上药物外,在心衰治疗上,还常用到芪苈强心胶囊,疗效显著,安全性很高,其药理作用也得到了现代医药学的证实,能够发挥强心、利尿、扩血管的综合疗效。值得一提的是,芪苈强心胶囊能够针对发生心衰的根本原因,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实现治标治本。服用中药能够改善患者胸闷、气促的症状,在服用中药调理身体时,切记要在专业医生的辨证论指导下用药,不可盲目增加药量。
2.针灸疗法
一是针刺疗法,通常取心俞穴或足三里穴位,用针刺激穴位,起到疏通脉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心脏供血不足、心慌气短等症状,效果较好。二是艾灸疗法,使用艾条对内关穴、关元穴等穴位进行艾灸,通过艾灸疏通局部经络,能够有效改善因心力衰竭导致的呼吸不畅,同时调理患者体质,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心衰患者的日常护理
许多患者在患病过程中,长期遭受心衰带来的折磨,那么心衰患者应该怎样做好日常护理呢?一般而言,心衰患者的日常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药物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具体如下:
1.生活护理。心衰患者常伴随呼吸困难、四肢乏力、液体潴留等情况,因此患者要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进行午休,闭目养神,避免过度劳累,提高身体抵抗力。在流感爆发及气温多变天气,要注意预防感冒,减少外出,避免因感冒发生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衰。
2.药物护理。心衰作为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注意多喝水,不能私自停药、增加药量,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心理护理。心衰疾病的发生可能导致患者长期、反复住院,容易影响患者心情,产生抑郁、焦虑、孤单的消极情绪。因此,家属要多关心患者的身体健康,为患者提供情绪价值,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4.康复护理。急性期或因重症长期卧床的心衰患者,要注意皮肤管理,定时给患者翻身,预防腰臀部压疮,叩背排痰,预防发生坠积性肺炎。
5.饮食护理。心衰患者应做到饮食有节制,避免过饱,否则可能诱发心衰,多食用清淡、营养、富含纤维的食品,饮食宜温热,切忌生冷之物。
除此之外,想要预防或延缓心衰的发生,要做到以下几步:第一步要控制血压;第二步要降低血脂;第三步要控制糖尿病;第四步要减脂减重;第五步要戒烟限酒;第六步要定期体检。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对于心衰的理解和治疗方法与西医有所不同,但二者并不排斥。如果患者确诊为心衰,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药物进行治疗,或者结合自身情况,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制定个性化治疗及护理方案。同时,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前,都应当咨询专业医生。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坚持规律的作息,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以促进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