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科技总第7721期 >2024-08-23编印

你相信么?手机存在被“监听”的可能!
刊发日期:2024-08-2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刚跟朋友聊完某件事,手机上立马会推送相应信息,App里的广告也极其具有针对性,这难道真的只是巧合?

大数据时代,随时随地感觉自己的隐私被“偷”了,这样的经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但用户通常面临的情况是,不同意App的信息索取就不能使用。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手机是如何做到精准推送的?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手机精准推送

英国剑桥大学做过一项关于类似手机“监听”技术的研究,研究发现,手机真的存在被“监听”的可能。

人敲击手机屏幕会发出声波,并且敲击的位置不同,发出的声波也有所不同。我们的手机里都有内置麦克风,它能收集并恢复这些声波,再结合人工智能计算,可以直接复刻人们使用手机键盘输入的信息,从而达到“监听”的目的。

还有实验证实,手机APP只要获取了手机麦克风的授权,在连接网络的情况下保持APP运行,是完全可以做到“偷听”用户说话内容,并在使用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进行录音。这些信息经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智能处理,形成用户画像,手机APP运营者从而做到精准的数据推送。

APP形成用户画像后,就可以根据用户的收入水平与消费习惯实现“杀熟”。

商家通过移动端应用后台收集用户的消费习惯信息,如常浏览的商品类型、价格区间、购物历史等,并进一步收集与用户身份特征(如手机号码、微信、微博账号等)相关联的其它应用信息,通过银行账户资金往来短信等途径估算用户的收入水平,从而进行行为建模,给用户贴“标签”,针对性地向用户推送一部分商品,隐藏另一部分商品,诱导用户的消费选择,并进行一定幅度的加价。

除了消费习惯,还可以通过地理位置信息实现“杀熟”。商家通过移动端应用后台收集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并进行实时分析,若用户所处的位置附近潜在的竞争对手较少,则进行一定幅度的加价。此外,用户的住址、办公地点、常去消费的场所等地理位置信息也可以用于判断用户的收入水平及消费能力,使得“用户画像”更为精准。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除了法律法规的完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去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1、选择正规商城

下载手机APP要选择正规手机商城,拒绝一切不明渠道推送的APP软件。一些商家为了能获取利益,APP中可能加入第三方要求的插件,甚至病毒,轻者只是获取手机流量,严重的可能盗取个人隐私信息。

2、取消不必要的授权信息

从手机APP的应用上来看,开启相关权限是为了更好地发挥APP的功能,为使用者提供便利,比如起导航作用的APP,需要获取手机定位授权,帮助使用者精准导航。

但是,有许多APP要求授权的信息和其主要应用并没有太大关系。其实手机关闭这些没有用的授权一样可以正常使用,所以使用者一定要查看APP的授权信息,把不必要的授权信息取消。

3、谨慎提交个人敏感信息

个人注册时尽可能不使用个人信息(姓名、出生年月等)作为用户名;如果提供多种登录方式(手机号码、支付宝、微信、微博、邮箱等),建议选择使用个人信息较少的登录方式;注册环节如非必要,谨慎提交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照片、银行卡号等。

4、警惕第三方页面

目前,APP呈现平台化特点,在APP内嵌入第三方链接、第三方产品或服务。个人在使用APP时,如果遇到跳转至第三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避免提交与服务无关的信息。同时,不要轻易为第三方页面开通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不要通过第三方链接或页面直接下载安装一些不明来源的APP。

5、不使用的APP应及时注销账号

个人应将长时间不使用的APP账号解绑、注销,再删除客户端。换手机号时,应注销旧手机号注册的各种账号。如发现APP未提供注销账号功能或注销机制无效,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来源: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