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学术总第7731期 >2024-09-06编印

“第二个结合”的哲学意蕴
刊发日期:2024-09-0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晓宁  赵晨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之际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对“第二个结合”进行重点阐释,这一科学论断的内涵愈发丰富而深刻。新时代新征程,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哲学意蕴,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一、 “第二个结合”的本质力量

解决民族危机的内在需要是“第二个结合”的根本动力。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民族危亡,无数救国方案被提出,但均未能扭转局势。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弊端逐渐显现,其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支撑作用不足以应对民族危机的严峻挑战。为拯救民族于水火之中,国人纷纷转向西方寻求智慧,希望从中汲取力量改造传统文化。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层面的变革后,以资本主义文化改造中华传统文化宣告失败。与此同时,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思想。这一思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指明了方向,更为二者的结合创造了机遇。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面临的迫切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命题。他虽未直接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论断,但令我们心照不宣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中国具体实际”中的一部分。因此,这一结合是在中华民族面临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通过深刻的文化反思而自然形成的产物。

二、 “第二个结合”的古今关系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在长期的理论积累及实践经验中不断结合发展。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基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对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华文化给予了肯定。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两者的结合更是得到推进。首先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指导地位;其次是主张在“双百”方针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毛泽东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现代科学文化”,这便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价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两个结合”的战略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首次提出“第二个结合”这一重大论断。这一论断的提出,展示了两者因契合而实现的有机结合及其所带来的显著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表现出深厚情感与高度重视。他多次亲赴富含传统文化底蕴的地方如孔府、朱熹园、平遥古城等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在他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也频繁引经据典,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三、 “第二个结合”的中外关系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契合性。马克思主义能够扎根中国大地并枝繁叶茂,这同我国的文化传统和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是密不可分的。从价值目标上看,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照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主张实现“大同理想”,二者不谋而合。在共产主义社会,“消灭私有制”从共产党人的理论口号变为事实存在,阶级不复存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得到极大丰富。这不仅意味着人们真正从异己的力量中解放出来,也意味着人类社会步入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先辈所构想的“大同”社会则是一个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没有差异、没有战争的理想社会,这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一贯传承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而且带有明显的共产主义色彩。

“结合”不是简单的拼盘组合,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实现了双方的相互成就,更孕育出了一个独具特色且有机统一的文化新生命。这一结合过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实现了其本土化、时代化的转变,同时也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使其焕发出新活力。结合所形成的新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更成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独树一帜的文化形态,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价值。

四、 结语

“第二个结合”的深刻阐释,标志着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揭示了我们党推动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迈入了新境界。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刻领会“第二个结合”的哲学意义,扬起思想解放的风帆,在“第二个结合”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与时代同步、无愧于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