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学术总第7744期 >2024-09-27编印

高中地理教学中深度学习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刊发日期:2024-09-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舜耕实验学校  孔君

引言

高中地理的知识结构复杂,涵盖的知识点既抽象又广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发展高阶思维,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鉴于这些挑战,教师需要实施深度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关键概念,培养全面的思考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教学目标。本文深入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中深度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什么是“深度学习”?从字面意义上,“深度学习”是更深层次的学习,而“浅层学习”则是因为外在压力,被动的低投入学习。具体来说,“深度学习”就是学生自主、自由、自觉地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从而建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继而使思维达到更高层次的一种学习形式。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足以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且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背景下,深度学习已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方式。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深度学习的本质,以便帮助学生深刻掌握地理学知识,并能够将其有效运用于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进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设问引领,探究化高中地理学习

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从而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地理课程内容的探究潜力,将抽象的地理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学习问题,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的认识。教师需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设计出与课程目标相符合的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问题的设计不只关注学科核心内容,更应融入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高一地理必修二《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习中,学生了解到建筑风格往往受到当地的历史、地理、气候、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提出问题“举例说出本地区的建筑风格是如何体现其历史与文化的?”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需要在多种信息源中搜集数据,深度分析和解读。部分乡村特色景观消失,乡村衰落,而城市很多又千城一面,缺乏特色。教师追问“应如何处理好现代化和弘扬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学生进一步探讨,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我国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主要措施。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既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又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

二、绘图梳理,结构化高中地理知识

深度学习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知识框架等。思维导图的创建开始于核心概念,围绕这一核心分支延伸出相关的子主题,形成一个信息网。教师应引导学生识别并提炼出地理知识中的关键信息,将其组织成图形的主轴和分支,有助于学生理解信息的层次和关系,促进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应注重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关键词,并利用颜色进行标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回顾学习内容。随着课程的深入,教师应定期更新思维导图,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化理解。

例如在高三地理复习备考中,有关凌汛的专题知识,部分学生存在知识欠缺或者表述不完整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把有关凌汛的定义、形成条件、发生时间、危害、采取的措施,用思维导图表示。学生需要单独完成这一思维导图,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这种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能够强化学生将抽象地理概念具体化的能力,促进其对信息层次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实践融合,应用化高中地理教学

教师应当从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性出发,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矿产资源的开采产生哪些影响。有利的方面,例如对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带动了相关机械制造、建筑等行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然而,在煤炭大规模地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废水,严重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等。教师应开展讨论和反思环节,“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并用归纳总结的方法,运用到家乡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中,倡导学生积极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从区域差异出发,掌握分析区域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不断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实践方法既丰富多样,还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培养其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地理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也为学生未来在更广阔领域中的学习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