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磊 王湛博
当人类迈入二十一世纪,伴随全球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与物质财富的普遍累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甚至呈现恶化的趋势。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许多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价值”作为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性概念,即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正式提出的。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生态价值的关注不断提升,研究的成果数量与质量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生态价值的内涵界定
关于何谓“生态价值”,学界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一是指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的效用和经济层面的有用性;二是指某一物种的存在对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作用;三是指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这些观点虽有差异,但也呈现出高度共识,即普遍认为生态价值指的是自然生态环境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体的整体功效、作用和价值。当前学界主流思想仍是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来探讨生态价值,设想脱离开人的存在和实践来探讨生态环境自身的价值,亦是无从谈起的。综上,“生态价值”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复杂而微妙的相互关系中,而“生态价值观”则是对这种关系的深入解读和认识。
二、生态价值研究现状探析
回顾近十余年来有关“生态价值”的研究成果,尽管文献数量略显稀少,但学者的观点却各具特色。部分研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探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层逻辑;部分研究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视角出发,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路径;部分研究从自然的角度出发,解读人与自然的本质联系。
(一)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解读生态价值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反对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它主张从人类的长远发展考虑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学者们强调要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认为这种物质交换的实现离不开人的现实实践活动,缺少人的主体参与和现实活动,自然界所承载的生态价值将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学者们从《资本论》出发,对资本逻辑如何裹挟生态价值、导致自然过度破坏,以及引发系列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他们强调资本主义追逐利润和剩余价值的本性是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失衡是生态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当前,资本主义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领导层的权力多为资本所掌控,复杂社会环境难以对自然生态环境实行最彻底最有效的保护,这正是生态危机全球性蔓延的原因所在。因此,只有真正摆脱资本逻辑,才能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免遭资本逻辑破坏。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下的生态价值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侧重于从全局性、长远性的视角出发,探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模式,它强调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可承载能力,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一致。此观点强调,人类与生态环境不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共荣共存、和谐共生的关系。伴随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化、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显著增强。这不仅加剧了自然的人化,也加剧了地球自然资源的匮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这种生态价值观致力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以其生态哲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石,注重生态价值和人本价值的协调统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探讨生态价值逐渐成为学界共识。这一观点不仅体现了对人类美好生活需求的深刻洞察,也彰显了人类进步与自然保护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据此,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置于一个更为宏大和深远的价值框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视角下的生态价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揭示了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关联,体现了人类在追求经济效益和综合国力提升的同时,对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其实质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因素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如何避免对环境造成过度破坏的深刻反思。它巧妙地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并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旨在引导人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忘生态环境保护,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为人类的长远发展指明出路。这种观点强调人虽然可以利用生态创造经济财富,但生态价值绝不是只对人起到经济效益的作用,更是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到了平衡的作用。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国家、社会、个人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国家拒绝承担与其综合国力相匹配的生态责任,给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带来诸多困难;很多企业逃避环境部门监管,对承担生态责任漠视,缺乏社会责任感;很多个人尚未确立起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及加强环境保护的主体意识。
三、生态价值研究前景展望
当前,学界对生态价值的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学界对生态价值的概念辨析、内涵厘定、实践路径及价值阐释等进行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对生态价值的理论阐释及实现路径的研究还较为分散,对生态价值实现的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及应用还鲜有提及,对从法制规范的角度进行生态价值实践路径的探索还需增强等等。
展望未来,生态价值研究有望与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生态价值的保护与研究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加强实践路径的可行性研究和实地调研,将推动生态价值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通过多学科、多视角的协同研究,有望构建出更加完善、科学合理的生态价值理论体系和评价体系。继续深入剖析生态价值研究在解决现实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助推生态价值研究的走深走实。
作者简介:
孙磊,男,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态哲学研究;
王湛博,男,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的生态价值观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7KDC01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