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学术总第7869期 >2025-04-18编印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识形态管理与挑战
刊发日期:2025-04-1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现代服务分公司 李志远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不仅承担着经济发展重任,还肩负着推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意识形态管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意识形态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复杂的经济与社会环境中有效进行思想政治引领,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代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强化政治引领的现实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建工作的核心要素,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是开展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坚持“两个一以贯之”的原则,是确保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从“国有”维度来看,国有企业显著的政治属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的建设这一核心,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论述,从而为国有企业塑造精神内核提供有力支撑。从“企业”维度来看,国有企业特有的经济属性要求其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围绕生产经营管理这一核心任务展开,旨在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与质量提升。从“思想政治工作”维度来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不仅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而且还扮演着构建全面化、系统化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核心角色。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心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引领与支撑作用,实现国有企业自身的持续优化。这就需要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深度融合到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核心业务之间的积极互动与协同。国有企业需要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根据实际情况,精准把握自身发展定位,不断探索并勇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路径,包括采用新方法、制定新策略、构建新架构,旨在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核心业务工作的对接与融合,激发广大干部员工的内在潜能与工作热情,促使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积极向上的内部环境。

二、国有企业意识形态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意识形态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国有企业不仅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双重职能,还肩负着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市场化、信息化以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意识形态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外部环境的多元化加剧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难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和社会观念日益多元,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与形式更加多样化。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这对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使得不同思想和文化观念在企业中交织和碰撞,导致部分员工在工作中产生价值观的混乱和迷茫。国有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面临机制不灵活的问题。尽管企业已认识到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过于依赖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部分企业仍停留在行政指令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上,缺乏系统化的意识形态理论培训和理念引导。此外,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有时不能完全融合,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受到一定制约。

国有企业在与社会的互动中,缺乏足够的思想政治话语权。在现代企业文化日益重要的今天,许多国有企业在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无法充分发挥自身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作用。部分企业过度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统筹规划,造成了价值观的流失和员工凝聚力的下降。

三、强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与策略

(一)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确保工作落实

企业要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组织领导,确保各级领导干部在意识形态管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定期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持续优化工作流程和内容。企业还应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考核机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二)必须注重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进程中,由于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观念等都会不断发生改变,若不进行正确适当的舆情监测和心理疏导,则很容易使职工产生心理冲突。因此,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防护和建设,切实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要落实好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各类媒体及传播平台属地管理原则,规范国有企业所属电子期刊、网站、“两微一端”等媒体平台的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网络监管,严格贯彻执行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网络行为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的网络行为。继续发挥好第三方舆情监测系统的作用,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积极稳妥地做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着多元化挑战,但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创新工作方式、健全管理机制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应对这些困难。只有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稳步、健康发展,并在经济、社会责任和文化引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多方努力,必将为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