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学术总第7884期 >2025-05-16编印

国有企业党建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研究
刊发日期:2025-05-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建井一处 田俊禹

新质生产力是我们党为构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而审时度势提出的新发展模式,是推进技术革新、企业增效、产业转型的内涵式发展路径。国有企业特别是主业为实体产业投资及运营的国有企业应发挥党建引领优势,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部署,积极推进党建赋能先进生产力发展。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意义

国有企业进行党建工作创新,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通过开展党建工作,可以让国有企业的职工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切实增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国有企业为了促进党建工作顺利开展,针对企业内部员工参与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动员、宣传工作,职工在相关活动中可以加强交流,使其自发参加党建工作。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党建工作的负责人通过创新可以让职工自愿参与其中,使国有企业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此外,党建工作的创新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利于企业自身文化的发展,企业的党建负责人可以通过对其创新将企业内部影响发展的各个因素挖掘出来并及时进行处理,从国家、企业以及个人的角度来看待相关问题,进而使国有企业和职工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良好活力。

二、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竞争的冲击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使得市场竞争态势瞬息万变。置身于这一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国有企业可能会过于关注经济利益、市场份额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忽视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坚守党建阵地,确保党建工作不被边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

社会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以及信息传播的便捷化,使得员工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日益多样化。个体意识的觉醒和不同观念的碰撞,可能会削弱员工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何在多元思潮中引导员工树立正确且坚定的价值观,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忠诚度,成为党建工作面临的关键挑战。

(三)传统党建工作模式滞后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和手段逐渐显露出滞后性。党组织活动形式单调陈旧、内容缺乏吸引力,未能与员工的实际需求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这种脱节现象不仅会降低党员和员工的参与热情,还会导致党建引领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三、国有企业党建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

(一)主导和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求适度调整原有的生产关系,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形成具有时代性、灵活性、科学性、创新性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将改变利益格局,难以避免会损害部分相关方利益。宏观层面,党领导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实施科教兴国、制造强国等战略,出台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指导和制度支撑。中观层面,党中央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制定科学、客观、务实的产业政策,逐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微观层面,企业党组织能够平衡利益相关方不同诉求,特别是国有企业可发挥工青妇团作用,在传统产业转型、未来产业培育的过程中,解决好职工关心的问题,建立企业和职工和谐共生的良性关系。

(二)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国有企业编制中长期战略规划,特别是制定科技创新、主业培育、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时,党组织应把好方向,将新质生产力写入战略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发展目标、远期远景和具体任务,做好与党的重大理论成果、重要战略部署、国省重点规划的紧密衔接,做到有目标、有方向、有规划、有举措、有部署,推进新质生产力在国有企业落地。

(三)助推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是取得原创性、突破性的科技创新,这需要长期稳定的研发投入、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需要统筹好资源配置、要素保障等各个方面。国有企业党组织心系“国之大者”,能够在科技研发工作中发挥好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配备必要的资金、人才和设备物资,推动完成先进技术攻关等重大任务。

(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关键任务,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举措。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发展战新产业方面应切实把好方向,立足实际聚焦主业,立足实情因地制宜,投向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一批新兴产业领域,当好耐心资本,确保投资方向符合国省战略,风险控制符合国资监管要求,投后管理符合高质量发展导向,真正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提供坚强保障,发挥好国有企业主力军作用。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建设是党建和新质生产力融合的重要方面。国有企业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做好人才选、用、育、留,将党性强、干劲足、懂产业、善创新的人员充实到新兴产业领域,搭建人尽其才的舞台,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尤为重要。同时,国有企业党组织应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出台柔性引才等灵活政策,积极引入院士、行业领军人物等高端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党建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不断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未来,随着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创新,其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显著,企业要主动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