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易成新材料有限公司 张雨
本文深入探讨国有企业工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阐述工会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独特优势及实践表现,剖析现存问题与挑战,并提出针对性提升策略,旨在为强化国有企业安全管理、促进工会工作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国有企业运营中,安全是发展的基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生产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预防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与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愈发受到重视。国有企业工会作为联系企业与员工的桥梁和纽带,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研究意义
理论上,丰富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工会职能研究的相关理论体系,为进一步探索工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提供新视角。实践中,有助于国有企业工会更有效地发挥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起步较早,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注重从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分析安全文化的构建与影响因素。国内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在安全文化建设的本土化实践、工会在社会主义企业中的独特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工会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创新工作方式等方面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国有企业工会案例,深入剖析其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与成效。创新点在于紧密结合国家最新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对多个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工会案例进行综合分析,使研究更具时效性和普适性。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国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概述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和遵循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其内涵包括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等方面。安全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如安全设施、设备等;制度层,涵盖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精神层,即员工内心深处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理念。
(二)国有企业工会的职能与定位
国有企业工会具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大职能。维护职能是指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包括劳动安全卫生权益等;建设职能是动员和组织员工积极参加企业建设;参与职能体现为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涉及员工利益的规章制度制定;教育职能则是提高员工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国有企业工会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优势
(一)必要性分析
企业发展需求方面,安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安全文化能够减少事故发生,降低企业经济损失,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企业稳定运营。工会参与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将安全理念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二)独特优势分析
工会具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能够深入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工作状况和安全需求。通过与员工的日常交流,工会可以将安全文化建设的各项措施和要求传达给每一位员工,同时将员工对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企业管理层,使安全文化建设更贴近员工实际,增强员工对安全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四、国有企业工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作用表现
(一)、安全宣传教育方面
国有企业工会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活动,邀请安全专家、技术骨干为员工讲解安全法规、操作规程、事故案例等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理论水平。例如,定期组织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使其在上岗前就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针对特殊岗位员工,开展专项安全技能培训,提升其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
(二)安全制度建设与监督方面
工会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修订,从员工角度出发,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在制定安全奖惩制度时,工会充分考虑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建议设立合理的奖励标准和惩罚措施,激励员工积极遵守安全制度。
(三)安全文化活动组织方面
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比武等活动,激发员工学习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技能的积极性。通过竞赛和比武,使员工在竞争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提高自身安全素质。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如火灾逃生演练、地震应急演练、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演练等。通过演练,检验和提升企业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在突发事故面前员工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应对。
五、国有企业工会参与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存在问题
工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参与深度不够,在安全制度制定过程中,有时只是形式上征求意见,未能充分发挥员工代表的作用,使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障碍。在安全管理决策方面,工会的参与度较低,对企业安全发展战略、重大安全项目等缺乏实质性的参与和建议权。
(二)面临挑战
员工需求日益多样化,对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广泛应用,安全生产的风险因素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会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带来的安全风险,学习运用新技术手段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监督工作,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安全事故原因、预测安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