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综合总第7894期 >2025-05-30编印

端午临中夏,一盏清茗半卷书
刊发日期:2025-05-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六安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 周文雯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当蝉鸣渐起,荷风送香,炎炎夏日总让人渴盼一缕清凉。翻开《本草纲目》,那些穿越千年的草木智慧,恰似一泓清泉,涤荡暑气,滋养身心。今撷数则夏令本草,以茶汤为引,以香草为伴,与诸君共赴一场清凉之约。

幼时每至酷暑,母亲晨起会煮上一壶金银花茶,傍晚时采鲜藤煎汤给家人洗澡。她常道:“金银花可是解百毒的高手。”果真如此!金银花性甘寒,善清热解毒,《本草纲目》载其:散热解毒,治痈疽疥癣。现代研究更证其含绿原酸、木犀草苷,可抑菌抗炎,实为夏日防疫良品。

家中常取干花五克,沸水冲泡,佐以冰糖,午后小啜最宜。若配薄荷三叶、甘草两片,则清凉倍增。若遇蚊叮虫咬,煮水外敷,顷刻消肿止痒。药栏花暖小猧眠,雪白晴云抱夏檐。金银花的藤蔓攀垣而上,花开如金,恰似夏日里一抹清凉的诗行。

南宋杨万里有诗云:碧碗敲冰分蔗浆,青瓷摇月和梅香。夏日炎炎之际,将冬瓜连皮带瓤切块,加红糖熬煮成膏,兑冰水饮之,可除烦渴、消水肿,湿热体质者尤宜。此茶名曰冬瓜茶,堪称民间消暑圣品。若佐以薏米、赤小豆,则祛湿之力更彰,正合《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旨。冬瓜茶的清冽,恰似宋人冰碗中的蔗浆梅香,在溽暑中开辟一方清凉天地。

世人多知菊花为秋花,殊不知其性凉,正宜夏日清肝明目。《本草纲目》称其: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现代人久视荧屏,目赤干涩,菊花配枸杞,可谓“护眼双璧”。将菊花三五朵沸水冲泡,佐枸杞数粒、冰糖少许,可解视疲劳。更可煮水冷敷眼睑,消浮肿。夏日饮菊,非独为明目,更为那份“开尽更无花”的清雅气韵。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一盏清茗,怎可少了艾草的余香。艾草虽苦,却是夏日驱寒祛湿的良药。现代生活,空调房中久坐,饮艾叶红枣茶可温经散寒;端午悬艾于门,更添一份安康祈愿。一缕艾香,既驱蚊虫,亦安人心,在燥热中守护一份宁静。古人的智慧,总在时光流转中愈发珍贵。

这个夏天,不妨暂别空调冷饮,循着古人的足迹,在厨房里煮一壶本草茶汤。让金银花的芬芳、冬瓜的甘润、菊花的清雅、艾草的温暖,化作一缕清风,拂去暑气,滋养身心。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愿这份本草智慧,伴您度过一个清凉安康的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