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中学 李银凤
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素质、语言表达等方面具有其他科目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老师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的整体语言素质得到充分提升。然而,当前的语言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进行口头的理论灌输,要求学生做大量笔记和背诵,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这门学科产生厌倦情绪,这对他们的语文学习极为不利。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通过思维导图为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知识网络,使他们能够对所学内容形成直观的认识,从而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更好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语言和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持续提升语文素养。在高中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必须引入新的教育手段。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基于图像的思考方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思维导图概述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和特征
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发明了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它以图片、色彩和关键词为媒介,展示人脑的思维过程。其特点在于利用非直线式的图表设计,增强记忆力和创造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诗人情感变化的轨迹,将诗歌的意境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内容。同时,思维导图的个性化特征使学生能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在阅读《红楼梦》后,学生可以绘制角色关系图,既提高阅读效率,又激发学习兴趣。
(二)高中语文课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育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的全面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培养”的现象。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当前高中生普遍存在阅读理解能力不足、阅读效率低下、写作逻辑混乱等问题。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高效的知识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堂绘图,协助学生对课文理解
思维导图是一种特殊的放射性思维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认识。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文章的整体结构展示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描述方式以及作者的艺术手法,从而对文中包含的知识形成全面的把握,达到良好的预习效果。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文章的理解存在个体差异,课堂上的思维导图可能会出现不够具体的情况。此时,教师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绘制出更加细致、全面的思维导图。
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之前,教师可以布置课前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将课文的大致内容呈现在自己的思维导图中。在课堂准备阶段,学生需要将“故都的秋”这一主题置于思维导图的核心位置,并围绕这一主题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划分、细分和概括,从而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二)利用“读图”拓展思维,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在语言学习中,思维导图具有独特的优势。其辐射状结构与人类大脑神经细胞的分布非常相似,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作文往往是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许多学生在写作时缺乏素材、逻辑混乱、内容空洞,甚至偏离主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未能得到充分锻炼。写作时,最重要的是要有清晰的思路,按照自己的想法展开,并在动笔前打好草稿。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作文主旨明确、结构严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通过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主动思考和联想能力,从而在持续的思维建构中实现语文写作的创造性表达。
例如,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作文题目:“道教认为,世间最柔之物莫过于水,然而水却具有最强的力量,也是最难攻克的。”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展开思考,选择一个切入点进行写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水”这一核心主题,联系水的特点和功能进行发散思维。例如,从“水的流动”联想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悟时光如流水,应懂得珍惜;从“奔流不息”联想到学习也应持之以恒;从“水流向下”联想到人生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应努力向上攀登;从“滴水石穿”联想到做事需坚持不懈,方能有所成就。通过这种思路,学生可以构建起清晰的写作框架,使作文层次分明、易于理解。同时,以“水”为核心主题,能够避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偏离主题。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形成结构清晰、内容充实且富有创意的作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还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进一步锻炼他们的语文写作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思维导图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语言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尤为显著。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不断探索语言与思维导图之间的联系,并据此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思维导图的运用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逐步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