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安全总第7913期 >2025-06-27编印

别让孩子成“烤验”牺牲品
刊发日期:2025-06-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几乎年年发生!34℃高温,2岁孩子被锁车内!别再忘了炎炎夏日,高温下的汽车就好似“烤箱”。如果孩子不慎被困车内,持续处于高温环境下,将发生脱水、中暑等严重后果……6月15日13时许,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张公山公园北门附近有名2岁幼童被困车内,急需救援。

消防员到场后发现,一辆棕色的汽车靠在路边,车内幼童正在不停哭喊,声音已显沙哑,孩子奶奶在一旁焦急万分。

当日午后气温高达34摄氏度,且车辆门窗紧闭,密闭空间内温度持续攀升。为避免幼童出现中暑或其他意外,消防员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决定破窗营救。

在救援过程中,消防员使用破窗器、石头,小心击碎右侧车窗,同时请孩子奶奶在旁安抚幼童,分散其注意力。

破窗后,消防员迅速打开车门,将孩子抱出。因高温闷热,幼童衣物已被汗水浸透,精神状态略显萎靡,消防员将孩子安全交给家属。

据了解,事发时孩子奶奶将幼童与钥匙暂放于副驾驶座,关闭车门准备绕行至主驾驶位时,幼童玩耍中误按锁车键,导致车门无法从外部打开,家属随即报警求助。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儿童被锁困在车内事件时常发生,需引起家长们警惕。


高温下,封闭车内有多危险?

炎炎夏日,车内的温度到底有多高?曾有消防人员做过相关实验,将一辆家用小汽车停放在33℃的环境下,随后紧闭车门。

约5分钟后:挡风玻璃的温度已从40℃上升至45℃,车内人员感到闷热。

19分钟后:挡风玻璃温度达到50℃,车内人员出现呼吸困难、轻度头晕的症状,衣服也已湿透。

30分钟后:挡风玻璃的温度达到60℃,车内人员的体表温度达41℃,心跳明显加快,并且出现了脱水的情况。

约45分钟时:挡风玻璃及车内温度已超过65℃,车内人员手部皮肤因脱水出现褶皱和脱皮现象,实验结束。

外出办事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孩子留在车内,以免悲剧发生。


如何避免孩子被困车内呢?

1.下车后,查看后座,不要忘带这些——口诀“伸(身份证)手(手机)还(孩子)要(钥匙)钱(钱包)”。

2.不要贴色彩过暗的窗膜,这样有助于自己和他人发现车内异常。

3.把尿布等宝宝用品放在副驾驶座位上,提醒自己带了孩子。

4.买一个蓝牙防丢器放在孩子身上,当和自己的手机超过一定距离时会报警。


孩子被困车内该如何救?

1.安抚儿童情绪

发现自己被困的儿童会产生恐惧而哭闹,从而更易虚脱。救助者要注意安抚儿童情绪,让他安静下来听指挥配合解救。

2.引导儿童自救

如果被困儿童在3岁以上,有一定行为和理解能力,可以一步步鼓励、引导其主动打开车门。

3.尽快破窗解救

请专业救护人员(消防员)破窗最为保险。如果孩子已经昏迷,则需尽快解救。

自行破窗时,要用工具敲击离儿童位置较远又能开到车锁的车窗,避免玻璃碎片伤到儿童并提前做好疏散工作。

儿童安全无小事,要关注儿童身边的危险,别让一时的疏忽酿成大祸,请家长们务必警惕。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