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 陈敏霞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青少年阶段是思维品质发展的重要阶段,义务教育的各门课程都应该在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提升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程晓堂,2022)。
一、思维品质培养的理论框架与实施路径
(一)逻辑思维的培养
思维的逻辑性主要表现在能够深入事物的核心,区分次要和主要,表面现象和实质内容,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抓住问题的整体又不忽略事物的主要细节,厘清细节之间的关系等(汪安圣,1992)。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解读》)指出,要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要先对所用语篇深度解析,只有自己理解透彻,才能引导学生有效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系统性地梳理文本表达意义的策略体系及其内在逻辑,通过示范性解构,指导学生掌握逻辑化的语言表达模式,最终实现思维品质与语言能力的协同发展。
(二)辩证思维的培养
根据《课标解读》指出,辩证思维是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以动态发展的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多角度观察和理解世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品味所学语篇中的辩证思想,认识到许多问题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应以开放的心态进行解读。学生无需急于表达自己的立场或观点,对他人的观点也不应轻易表示赞同或反对,而是应在深入分析文本之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
根据《课标解读》指出,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侧重于求异、求新,不墨守成规,敢于想象,善于改变,推陈出新。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致力于为学生构建适宜的语境,提供多样化的机会,激励他们以创造性的方式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以此不仅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时也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通过设计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也是培育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二、报刊阅读课堂中问题链驱动思维品质培养的设计与实践
英语报刊以其时效性、多样性和真实性,成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理想载体。然而,当前初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仍存在浅层化、碎片化问题,未能充分挖掘文本的思维训练价值。本文以《21世纪学生英文报.初一第38期New astronauts welcomed》为例,根据阅读前、中、后三个阶段,探索如何在报刊阅读课堂中以问题链驱动思维品质培养。文章的主旨大意是神舟十八号的三名宇航员于2024年4月26日与神舟十七号宇航员会合。神舟十八号成员均为80后,他们将在空间站进行为期六个月的科研任务。实验之一是携带了一个智能鱼缸,内含斑马鱼和水藻,用于研究太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此外,宇航员李广苏是中国首位文科背景的宇航员,他在训练中克服了理科知识的挑战。
(一)阅读前导入主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课前由一张太空站的图片导入,通过直观的图片简明扼要地交代本课的背景,迅速唤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进入阅读之前,教师设计以下问题:
Q1: What can astronauts do in the space station?
Q2: What is the passage talking about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and the title?
Q3: What challenges might astronauts face in space, and how could they solve them?
Q1旨在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提取与联想的逻辑思维。学生需要从文本或背景知识中提取宇航员在空间站可能进行的活动,学生需要将已知的太空任务与文本内容联系起来,用于激活背景知识并激发兴趣。Q2 通过预测与推理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需要根据图片和标题预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从而建立对文本的初步理解。这种推理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阅读状态。Q3这个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通过假设、推理、因果分析和问题解决等多种方式,有效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它为后续阅读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联系点,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入思考。
(二)阅读中分析文本,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内容,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设计多层次的问题和任务,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文本的表层信息,还能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以下是教师设计的问题:
Q4: How to understand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We never run out of things to talk about?
Q5: Why do astronauts choose zebrafish for space experiments?
Q6: Why do they study animals in space?
Q7: According to the last sentence---studying animals in space can help us understand how the human body reacts to space conditions,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Q4学生可以从宇航员的角度理解这句话,认为他们在空间站中需要频繁交流以维持团队合作;也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理解他们在太空环境中的心理状态。通过多角度分析和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帮助他们理解事物的复杂性。Q5学生可以分析斑马鱼作为实验对象的历史背景(为什么过去选择它们,未来是否会有更好的选择),并从科学角度(基因相似性)和伦理角度(动物实验的合理性)讨论斑马鱼的选择。通过分析实验对象的选择,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帮助他们理解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Q6学生通过讨论动物实验在太空探索中的历史作用,以及未来可能的替代方法。分析动物实验的积极意义(推动科学发展)和负面影响(伦理争议)。通过多角度分析和平衡把握,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帮助他们理解科学研究的两面性。Q7学生可以从科学价值、伦理问题、技术限制等多个角度讨论动物实验的意义,并尝试从科学家、动物保护者和宇航员的角度思考动物实验的合理性。通过多角度分析和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复杂问题的多面性。通过这些问题,教师不仅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阅读后拓展与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Q8: According to Li Guangsu’s experiences, what advice do you think he would give based on his experiences? Why?
Q9: How do you deal with the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Q10: Can you use 5W1H to ask questions about the passage, and then propose one creative question that goes beyond the text?
Q8学生需要基于李广苏的经历,假设他会给出哪些建议。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个性化的建议,而不是简单复述文本内容,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提出独特的见解。通过假设性任务和个性化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Q9学生需要思考自己的学习经历,并提出应对困难的策略。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非传统的学习方法,学生需要评估现有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并思考如何改进,通过问题解决和个性化策略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反思能力。Q10学生使用5W1H框架提问,训练了他们结构化思维能力,此外,学生需要提出一个超越文本的创造性问题,这要求他们跳出文本现在,进行发散性思考。学生通过提出创造性问题,学生需要将文本内容与未知领域或未来可能性联系起来,这体现了创新思维中的联想能力。通过结构化提问和创造性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联想能力。
三、结语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平台,发展其思维品质,并用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多方面融合发展,真正实现英语课堂的育人价值(吴雯雯,2023)。在初中英语报刊阅读课堂中,以问题链驱动思维品质培养,教师应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巧妙设计问题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英语报刊文本的内涵。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还能有效训练他们的逻辑、辩证和创新思维,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其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