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学术总第7864期 >2025-04-11编印

新时代提升国有企业组织工作的思考与研究
刊发日期:2025-04-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河南天安十三矿煤业有限公司 韩晓阳

国有企业要不断提高守法依规的政治站位;行动上要务实高效,不断建立健全合规管理运行长效机制,将合规要求融入制度、融入流程、融入职责,降低合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企业的合规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推动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权威高效持续运行。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价值

随着国有企业不断改革,企业管理工作规范性要求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在日常运营环节要充分强调合规管理,并保障各项活动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管理体系,对国有企业日常经营有至关重要意义。合理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各维度工作按照预设程序、制度、方法、标准得到执行,强调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执行规范性、严肃性及做到对于企业相关各项工作活动的严格管理,保障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各项工作环节都得到合理实施,促进企业实现发展的目标。

二、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控制意识不足

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忽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认为内部控制是对日常经营活动的不必要限制。从理论层面来看,这种观念反映出这些国有企业对治理结构缺乏深层次理解,管理层未能充分认识到在风险控制和效率提升方面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管理层的忽视,内部控制制度在国有企业内部无法得到有效执行,甚至名存实亡,这使得国有企业在面对外部市场环境剧烈变动时显得特别脆弱,风险管理能力严重不足。例如,缺少对重大投资项目的事前评估、事中监控和事后审计,这导致国有企业在投资决策上出现许多问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社会资源浪费。

(二)信息与沟通渠道不畅

首先,企业内部信息流通不畅是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之一。由于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导致了信息孤岛的存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无法及时共享。这使得在风险防控中,各部门之间难以形成共识,信息传递缓慢,从而影响了对于整体风险形势的准确把握。其次,企业内外部信息的不透明性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另一个原因。在一些国有企业中,信息并没有得到充分公开,导致员工对于企业战略、财务状况等核心信息了解不足。这种信息的不透明性使得员工无法充分理解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从而难以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最后,企业对外部信息获取和利用存在一定的障碍。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的不畅通或信息收集手段的滞后,一些企业可能无法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政策变化等因素。这使得企业在制定经营策略和风险防控方案时,难以基于准确全面的信息进行决策,增加了在未知环境中的经营不确定性。

三、新时代提升国有企业组织工作的思考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精准化管理的本质

推进精准化管理是新时代做好企业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是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精准化管理是将精细化思想、理念和方法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全面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经营质量,增强盈利能力,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实施精准化管理可以有效弥补传统管理方式在目标设置、过程控制和绩效考核方面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金效用的最大化。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国有企业要提高对精准化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充分认识到精准化管理是实现国有企业规范化运营的重要方法。其次,要将精准化管理思想贯穿于日常工作,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保障国有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最后,要提高对精准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力度。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

国有企业必须为高质量的战略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保障,可以着重打造财务共享信息系统。一是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战略定位,即为国有企业的整体经营服务。二是优化调整组织架构。国有企业应确定财务共享中心的组织地位,可定位与集团财务部门平行的关系。三是流程再造。以往的各项工作基本局限在分散的财务部门进行处理,如今则要按照统一要求调整业务流程,并将业务流程向财务共享中心集中,实现对会计核算、账务处理、会计核算的集中化处理。四是打造财务共享信息平台,该平台应包括财务核算系统、网络报销系统、资金管理系统和影像报销系统等。五是完善信息系统安全机制。国有企业可从制度和技术两个角度入手,加强杀毒软件建设,贯彻系统权限分离制度,确保将信息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风险培训与教育

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加强风险培训与教育是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战略。这一策略旨在通过培训与教育,提高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潜在风险的敏感性、认知水平以及应对能力,从而形成全员共识,共同投身风险防控的实践。首先,建立全员风险意识是培训与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通过定期组织风险意识培训,让员工深入了解外部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从而培养出对潜在风险的敏感性。企业管理层也应该加强对员工风险意识的引导,强调风险防控是整个企业的责任,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其次,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知识的了解是关键的一步。通过开展专业的培训课程,涵盖风险识别、评估、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员工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这有助于提高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潜在风险的主动发现和应对能力,为企业构建起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风险管理团队。

四、结语

国有企业通过逐步建立更加健全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同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以更强的生机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持续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策略和方法,并将之落到实处,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透明度与管理规范度,为实现国有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打下坚实基础。